只要是枸杞子,全都产自“宁夏”;红枣,清一色标牌“新疆和田玉”;小核桃,无一例外来自“浙江临安”……年关临近,上海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办得如火如荼。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农展会上的商品看似光鲜,实则内藏猫腻。
[市民投诉]
88元大红枣一煮即空
“这红枣看上去又大又新鲜,而且号称是新疆和田玉的,没想到在汤里面煮了之后,就剩下一包水了。 ”看着袋子里剩余的大红枣,张女士有种被骗的感觉。
张女士是在一个农产品展销会上买到这些红枣的。当时卖家极力推荐这款“新疆和田玉大红枣”,虽然价格高达88元一斤,但张女士看其又大又饱满,也就毫不犹豫地下了手。
可当她回家烧红枣汤时发现,这些大红枣被水一煮,即刻变软,仅剩一张皮和一包水。
张女士知道自己受骗了,可由于她买的时候并没有开具发票,红枣也全是散装,她很难维权。
[现场目击]
展会现场乱哄哄
临近春节,上海各地农产品展销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其中几家农展会。
在市西一个大型农展会里,产品之丰富胜过沪南路农产品批发市场。“大连优质海蜇头,特价优惠只要98元一斤。 ”记者刚走进农展会,立刻有两名男子热情招呼起来。看到记者似乎要到旁边摊位比价格,其中一名男子低声说:“算了,小兄弟,我们有缘分,就150元给你两斤,别告诉其他人。 ”在讨价还价下,男子最终同意以100元两斤的价格出售。
在这个农展会上,虽然商家所有商品均明码标价,但很多价格都有大量水分,让不少不善于还价的市民头痛。
展会上有很多摊位,挂的是甲公司的招牌,却卖着乙公司的商品。
一家挂着“大连海鲜”招牌的摊位上,九米见方的空间隔出一半,卖着“靖江特产猪肉脯”。另外,展会上叫卖“新疆和田玉大红枣”的摊位不下30家,几乎所有的摊位都坚称自己卖的是“正宗的”。
记者发现,展会上许多商贩出售的食品都缺少商品标示。一名摊主热情地推荐自制小核桃粉,号称可以“益智补脑”,价格为35元一斤。摊位上还摆放有首乌粉、藕粉,都是同样的价格,但是这些商品外包装上除了贴有“XX粉”字样的纸片外,连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找不到。
[记者调查]
不要被外表迷惑
在吴江路一处农产品展会上,一名展商出售各类菌蘑,并称产品获得“绿色”认证,是纯天然野生的。但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上,根本没有绿色产品标志。对此,商家支支唔唔不做解释。
在市西一大型农展会上,三名头戴斗笠打扮成山民模样的男子在大声招呼顾客,他们面前的纸皮核桃仅卖18元一斤。不少市民感叹,这个价格不足食品一店价格的一半。但是现场拿出一个核桃,敲碎了拿出果肉尝过味道后,发现口感很差。
很多市民在逛农展会的时候就是冲着便宜去的,但实际上,价格特别低的产品质量有猫腻。市民王小姐在某农展会中看到了一批散装松子,号称是来自东北的优质松子,售价为每斤10元,而市场上每斤却要卖到30多元。
王小姐一下子买了10斤,可回家一尝却发现口感异样,拿给专业人士鉴别后才发现,这批松子是几年前的陈品。专家提醒说,市民选购产品时首先要看一看其是否有厂址、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由于展销会结束后,参展企业多数很难再联系到,而主办方一般比较容易联系,因此市民在消费时要向主办方索取购物凭证。
[商家揭秘]
展台层层转租
一位曾经参加过多次农展会的炒货类参展商道出了此类展会背后的秘密。
现在市场上所谓的各类农展会,按以前的说法也就类似年货展销会,“只是不少参展公司看到‘农展会’这名号‘噱头’比较足,便直接拿来用了。 ”
举办一个展会,寻觅参展商是最重要的环节。 “这两个月,我几乎每个礼拜都能收到一到两张农展会邀请函,每家公司都号称自己的展会规模最大。 ”
据刘先生介绍,这种展会的展位价格由地理位置决定,从两三千元到万元不等,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是这样的展台费用,不出一天就能赚回来。
展览公司一般要求参展商提供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但若是提供不出,展览公司也不会强行要求。在提供了这些资料后,至于究竟卖些什么东西,公司方面并不会干涉。
“有的展位还要靠二手转租才能拿到。 ”刘先生的这句话揭开了为何商品与展出公司不相符的秘密。有些参展商在租下了展台后,直接转租给了一些小厂家甚至私人摊位。仅仅是摊位费就能赚上一笔。
“我做展位的时候也帮朋友代售过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散装的,来买的市民根本搞不清哪些是我们家生产的,哪些和我们没关系。 ”刘先生说道,“至于那些标榜自己产地的商品,这都是随便写的,怎么可能所有同类的商品都是来自同一地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