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为中药产业发展带来实质利好

时间:2010-03-22 22:10 中国经济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论述,让部分长期从事中药事业的代表委员十分兴奋。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缺少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不合理,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亟待“政策良方”。

    代表们还建议,国家应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由政府部门、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融投资机构共同组成的“大中药产业产学研联盟”,探索建立在市场机制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帮助企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中药国际化步伐。对此,记者专访了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他表示这些都将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壮大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日前,张伯礼对媒体表示,我国的大中药产业刚刚形成,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存在盲目发展的情况。区域规划总体结构和内容趋同,目标空泛,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不强,导致我国中药及相关产业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而各地政府在重视程度、相关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不平衡。

    郭凡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了对张伯礼分析的赞同。郭凡礼称我国的中药产业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到去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才被真正提到日程上来。经过去年政策利好的影响,以及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等对中药产业的利好影响使得我国中药产业迈出了全新的步伐。09年全年我国中药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增长,但是放眼全球,我国中药产业“小、散、乱、差”的现象严重,全面“走出去”的路途遥远,我国中药产品甚至在国外还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只是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

    四方面体现中药产业结构不合理

    针对我国中药产业结构问题。郭凡礼称,我国中药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这主要也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中药产业得不到重视有关,其结构不合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是中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差。我国虽然是中药传统国家,但是在中药科技上还是一个弱国。我国每年人均用药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而且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医药品种约95%是仿制国外品种,中药出口额也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难承受国外“洋中药”的冲击。这对我国中药产业是个致命的打击。

    其次是新药研发与国际规则差距大。我国的中药产品常常遇到国外市场的限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药品规范与准则与国外的规则有一定差距,我国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没有一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和科技能力落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第三是中药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我国中药行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一些例如中药产品重复,疗效相差不大、国际竞争力差等严重问题。我国中药企业绝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重复性的仿制产品很多,

    另外,我国中药产业方面的人才缺乏,对整个中药产业来说影响非常大。最后是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综合体系。我国对中药基础研究非常薄弱,而且直到现在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一个适合中药发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有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仍未清楚,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价,设计标准时对技术壁垒考虑少,监督不够透明有效。

    政府决心将为中药产业发展带来实质性利好

    3月5号温家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郭凡礼指出,这对中药产业来说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也表示政府发展中药产业的决心。温总理的讲话对我国中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为中药生产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好,而且也再一次凸显出中药产业的重要性。

    2010年中药板块前景看好

    2010年中药板块前景如何?郭凡礼认为,2010年中药板块前景看好,主要将向四个方面发展。

    首先是中药企业更加趋向兼并重组。近年来,医药领域的兼并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中药企业也迎来了新一轮整合期,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些措施都提高和改善了中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医改和中药产业的双赢。

    其次是未来各方资金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中药作为我国医药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新医改和政府工作报告都表明了我国对中药行业的发展导向和相应的扶持政策,未来各方资金都将会加快向中药行业倾斜,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第三是企业将更注重品牌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有一批中药企业被誉为“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未来更多的中药企业将更加注重自身品牌的发展。

    最后是中药产业发展将愈加规范化。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中药产业的规范化程度也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中药行业内多、小、散、乱的局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预见今后中药产业的发展将愈加规范化,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以及中药商业等各个环节。 (王慧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