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在上周五(12日)宣布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合28.29亿美元)。此举不仅有利于帮助韩国解决面临10年来的经济低谷,也令人民币首次以官方的姿态走出国门,历史意义非凡。有专家建议,尽管人民币国际化仍需时日,但可适时推进人民币东亚国际化。
稳定区域经济作用大
此轮金融危机中,韩国成为贬值最大、外汇储备流失最快的经济体。自年初至今,韩元对美元贬值达32%,10月以来韩元波动仍然剧烈,一月内兑美元的升贬幅度超过100韩元。
针对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周六强调,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倡议扩大中日韩三国间双边货币互换规模。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日本、韩国分别为中国第三、第五大贸易伙伴,前九月的贸易额为分别达到2027亿美元、1462.2亿美元;日本同时为中国第五大出口市场及第一大进口市场;而韩国则为中国第六大出口市场及第四大进口市场。
迈出国门的第一步
“央行这个做法非常聪明,即对区域经济及金融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也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可喜的一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博士指出,直接避开美元,将避免受到美元汇率的影响。
此前,日本和韩国之间也已达成1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并预计于13日宣布扩大互换规模至300亿美元。
专家们指出,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及金融往来密切,产业间的依赖性也很强,在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仍持续的当下,此举对维护地区金融稳定及推动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举重若轻之间,人民币正式踏出国门第一步,为国际化的梦想添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