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同更名万家的背后故事

时间:2010-03-22 20:08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上海报道 天同证券被兼并2月20日,天同基金对外发布公告:公司正式更名为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同基金更名,可谓无风不起浪。 天同基金2002年8月成立,其公司网站上列明的各股东及出资比例分别为:天同证券60%、上海久事公司20%、湖南湘泉集团20%.运作近4年之后,未料后院起火。作为大股东的天同证券陷入困境:在对其的相关审核中,发现有60亿元委托理财黑洞,需负连带责任的违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 有关方面透露,齐鲁证券兼并天同证券已成定局,建银投资在合并前将向齐鲁证券注资8个亿,增强公司的实力,为合并重组扫清障碍。 齐鲁证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金5.12亿元。2004年12月,莱芜钢铁集团对其注资3亿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建银投资完成注资后,齐鲁证券注册资本将增至16.12亿元。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有关方面上报给证监会和人民银行的重组天同证券的方案为,齐鲁证券收购天同证券的证券类资产,而天同基金股权将作为证券类资产划归到重组后新成立的证券公司名下。 据悉,天同证券所持有的天同基金的股权一度被冻结。由于天同证券在经营上出现巨大的漏洞,监管部门曾经对天同基金进行了两次资产审核,之后认定:天同基金作为独立运营的主体相对股东天同证券保持了独立性,除了正常的基金代销和证券席位外,没有关联业务的产生。 天同基金方面考虑到天同证券违规事件在市场层面的影响,以及股东层面即将到来的变化,遂作出了更名的决定。天同基金高层人士证实,“股东单位重组的方案已确定,从公司角度考虑,更名可以规避证券类股东的负面影响。” 张裕的何时归张裕与天同证券所持天同基金的股权即将“过户”相比,张裕股份(000869.SZ)在天同基金的股权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天同基金网站上有关股东方的介绍早在2005年上半年就应该更替为“天同证券40%、上海久事公司20%、湖南湘泉集团20%、张裕股份20%”。 在天同基金筹建之时,张裕就为天同基金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不过,当时张裕股份不符合成为基金公司股东的条件,而这部分资金对应的股权就一直“挂”在天同证券的名下。 按上述知情人士的说法,张裕是天同基金成立的见证者。张裕方面在进行一系列增资等调整之后,也基本符合了成为基金公司股东的条件。 2005年3月16日,证监会批准同意张裕股份受让天同证券持有的天同基金20%的股权。 监管层的批复给张裕持有的天同基金股权一个明确的定论,然而由于天同证券所持天同基金股权已经被冻结,股权转让无奈陷入僵局。 目前张裕已经向基金公司派驻董事,股权转让距离真正完成尚须时日。 商标抢注风波知情人士透露,在规避大股东信誉负效应之外,让天同作出更名决定的另一诱因是公司商标权的问题:2005年,天同基金商标权遭山东某企业抢注。 天同基金人士表示:基金管理行业属专营行业,只能在证监会等有关主管部门审理批准后,才可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发行基金,所以专营的、已获批准的基金管理公司不存在商标侵权问题。 “注册同一商标的企业虽然拥有商标,但没有取得证券投资基金这一特殊领域的经营资格。对方注册的是商标,享有商标权,这与企业名称权是两码事。”某基金业人士强调。 根据法院最后判决,天同基金将支付上述山东企业数万元的经济赔偿,但天同基金利用“天同”命名新产品,依然受到一定制约。 天同在2月20日发布的公告中,也表示旗下三只开放式基金分别更名为“万家18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万家保本增值证券投资基金”:“万家公用事业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天同重生2002年成立的天同基金,是国内第一家没有封闭式的基金管理公司,在近年市场低迷的状况下,天同基金的经营面临很大的压力,业务规模发展缓慢。 但天同一直秉持“指数化运作,走低风险产品路线”,这在风格雷同的基金业曾独具特色。 通过2005年整合各方面资源,在财务方面、投资方面和营销方面天同基金都已走出低谷,上海证监局统计的财务指标显示,天同基金“还比较健康”。 2005年天同基金总经理马志刚前往由两大交易所发起设立的中证指数公司担任总裁,同年7月开始,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处处长的公司副总张建主持工作,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天同基金补充了新的高管人员,管理团队基本保持稳定。 据悉,新的董事会已经明确要保证管理团队的稳定。 万家基金人士表示:万家将继续走低风险产品的路线。而2006年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契机,公司将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开发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而在管理架构上,万家基金开始走扁平化管理的路线。 据了解,其投资部和研究部已经合并,在投资研究方面,推行投研一体化。此外,万家基金正在与外方接触,进行合资谈判。该公司高层证实:包括董事会在内,都在寻求公司战略性发展的机会,除了与外资合资,与国内其他金融企业在股权方面的合作谈判也在进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