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万亩水稻力创汉产大米品牌

时间:2010-03-22 20:15 长江日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水稻是武汉市优势作物之一,却没有形成汉产大米品牌。未来2年,这一现状将被改写,市民有望吃上汉产品牌优质大米。   专家介绍,2005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268万亩,占全市播种面积38%,但高档优质品种不多且种植规模较小。同一种植区域内,往往混杂不同品种水稻,售卖时外观不符合品牌大米品相好的基本要求。此外,乡间大米加工主要依靠小机械、小作坊,精选环节技术落后。   去年,武汉市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在黄陂、新洲、江夏等地实施特色水稻产业化项目,以品种筛选为基础,示范推广莲藕-晚稻-藜蒿、西瓜-晚稻-菜和稻鸭共育等高效种植模式,重点发展规模生产和订单销售,依托水稻种业、稻米加工和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带动10.5万户稻区农民增收。   到2008年,武汉市将建成57万亩特色水稻产业化基地。其中,优质稻基地将扩大到50万亩,优质稻总产达到2.1亿公斤,总产值超过3.9亿元;建立标准优质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年产优质稻种180万公斤,总产值超过4500万元;发掘传统特色水稻品种资源,力争形成2万亩以上特色品牌稻基地。   据悉,汉产特色品牌稻已制定发展“三部曲”:第一年,征集地方特色水稻系列品种资源,远赴海南扩繁,再在武汉市适宜地区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试验,生产良种;第二年,优良品种形成小规模种植面积和商品量,进行商标注册和有机食品认证,委托实力企业加工,策划市场营销;第三年,形成2万亩以上、400万公斤生产规模,依托武汉中排粮油、桂子米业等公司精加工,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和保护。(记者周韧,通讯员熊玉东,见习记者胡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