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官方还是企业,对于铁矿石过高的对外依存度、话语权被国际矿业巨头垄断已经忍受太久。我国越来越多的钢企希望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日后能发挥价格稳定作用,在与铁矿石供应商谈判时助钢企一臂之力。
中国钢企与铁矿石供应商谈判时主要参照标准是普氏资源价格指数。普氏指数数据来源包括电话问询等方式,向矿方、钢厂及交易商采集数据,其中来自交易商的报价占比较多,对国际矿业巨头更加有利。
“今年前8个月,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200.5亿美元,约增加钢铁行业成本近1300亿元人民币。”首钢集团董事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在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发布会上表示。
对于约200亿美元的额外支出,有关人士痛惜不已:“在进口矿这个问题上拖太久了,早就应该有这样一个中国自己的权威价格指数,我们已经吃了太多的亏。”
朱继民称,近年来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消费量占国内消费量的63%左右,同时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已成为挤压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今年前8个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48亿吨,同比增加4271万吨,增长10.6%;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64.36美元/吨,升幅达37.5%。
中钢协提供的数据显示,1~7月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只有3.0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1%的水平,钢铁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对此,河南龙成集团某高层表示,1吨钢大约需要1.6吨左右的铁矿石,对于钢铁企业来言,铁矿石价格成本占到总成本的40%~45%。“现在巴西的矿价稍微稳定,印度铁矿石价格几乎是几天一价,受这个因素影响,企业相当不稳定”,近几年受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企业利润以每年20%的速度下降。
钢钢网·钢材资讯http://z.ggang.cn/channels/3.html分析,过高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积弊。因此,铁矿石价格的稳定对钢企而言至关重要。问中国制定自己的铁矿石指数正是为了能更加合理、科学、真实地反映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
据悉,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由“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和“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两部分组成,均以1994年4月份价格为基数(100点)。国产铁矿石价格指数来源为全国主要产区的铁精矿市场成交含税价格;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以进口量最大的粉矿价格为基础计算。自8月在行业内部试运行以来,样本采集覆盖范围已达进口量的95%以上,该指数将于10月开始向社会公开发布。
有关人士称,近10年来,中国购买铁矿石的外汇支出平均每年上涨48%。未来,从需求看,中国铁矿石的进口量仍将维持高位,只有到工业化城市化后期才可能回落。从价格看,铁矿石市场被三大巨头抢占,中国企业议价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制定一个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更真实反映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的指数迫在眉睫。
目前,国际上占据主要地位的铁矿石指数包括普氏指数(Platts),金属导报铁矿石指数(MetalBuletinIronOreIndex)和钢铁指数(TSI)。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三大指数的地位仍难以撼动。
民营企业在购买国际铁矿石方面劣势更加明显,期待中国铁矿石指数未来在稳定价格方面能发挥其作用。贾祥瑢也希望这个指数日后能对企业有所帮助,他同时指出,现在评价指数的作用为时过早,其效果如何尚需时间检验。
“建立中国的铁矿石指数,对于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打破国际市场的垄断,增强我国国际议价的能力有战略性,标志性的意义。铁矿石价格指数的发布,仅仅是第一步。”业内人士表示,力争尽快让这一指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