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大瓶颈

时间:2011-10-14 15:00 科易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与其他科技产业相比,水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www.1633.com)处于较落后的境地,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严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一项科研成果问世后,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在中试阶段和实施产业化过程中投入太少,同时水产科技成果多数社会效益大,研究单位获益少,各单位开发创收的大部分已用于因事业费不足带来的日常开支缺口,尚未跨过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积累阶段,因此使一些很有开发前景的成果因缺少资金而坐失良机,一些科技实体难以进一步扩大规模、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提高高新技术的含量。由于对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加上渔业比较效益下降,目前,水产企业和渔民群众还难以成为成果转化投入的主体。

二、重大科技成果少,创新后劲不足

根据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改革开放至今的获奖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初步统计,大约有75%左右的成果已在水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具有在生产中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仅占56%左右,其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能在生产中较长时间发挥作用的成果不到成果总数的20%,不少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或处于阶段性成果。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对虾病毒性暴发病、水产名特优苗种、环境保护、淡水鱼加工利用等一些关系水产全局的难题未能及时攻克,真正过得硬的拳头技术、拳头产品很少,缺少像20世纪50年代末池养鲢、鳙人工繁殖技术和80年代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这样对我国水产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关键技术。

三、缺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科技开发人才

中国水科院作为国家水产科研单位,在原来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任务由国家下达,经费按计划拨款,人员按计划分配,成果无偿向生产单位推广,缺乏经营创收的压力和动力。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科技人员习惯了传统的路子,重视科研而不注重成果转化工作。刚开始改革时,多数单位都把不适合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待岗人员安排从事科技开发工作,近几年虽然重视选派水平较高的科技人员搞科技开发,也在开发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开发人才,但总体来说,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更加突出。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