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GDP仍会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负责人详解GDP增速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周英峰 刘铮 高毅哲)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字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增长8.9%。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GDP为何能保持这么快增长,这么高的数字是否可靠,第四季度能否持续增长,海内外普遍关注。
统计数据折射经济大势,关乎国计民生。针对上述疑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进行了一一解答。
宏观经济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新一轮回调。去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2%,第三季度回落到9%,第四季度为6.8%,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回落到6.1%,形成一个低谷。
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明显回升,当季GDP同比增长7.9%,增速比第二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增长8.9%,又加快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季度的明显上升,说明宏观经济企稳的态势更加明确了。而且几乎所有的行业增长速度都在加快,这说明经济的上升是全面的。”彭志龙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以来,到去年上半年为止,中国当季的GDP增速都在10%以上。彭志龙指出,第三季度8.9%的GDP增速,还没有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目前的速度还是一个恢复性的速度。
“从目前的形势看,今年第四季度GDP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彭志龙给出的主要理由是:国家已明确了大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变,要继续促进经济发展;国际经济形势在好转,这对中国出口有利,9月份出口降幅已明显收窄;投资仍将在高位运行,很多项目是今年开工的,完成一个项目需要一定的时间;生产者、投资者、消费者的预期向好;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内需拉动经济实现较快回升
从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可以看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尚未根本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快回升。
“这轮经济的回升,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内需特别是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彭志龙分析说。
彭志龙认为,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这与去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从政策的着力点看,注重了刺激内需,安排了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
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外部需求大幅下降,中国出口受到直接影响。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萎缩的缺口只有靠内需来补。从见效较快的措施看,增加投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4%,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
“投资的带动作用很大。投资上去了,很多方面也就带起来了。”彭志龙说,投资带动生产,生产带动收入、效益、税收和消费。现在,各方面都明显好于年初,投资、消费增长都比较快,把外需下降的一大部分补上了,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GDP数据基本反映实际情况
从经济学角度讲,GDP是生产成果指标,与通货膨胀、就业、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都有密切关系。GDP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中作用非常明显,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
鉴于GDP数字的重要作用,GDP的可靠性备受关注。“我认为,我们的GDP数据是基本反映实际情况的。”针对外界存在的一些质疑,彭志龙如此表示。
彭志龙指出,中国核算GDP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都是按照国际统一标准,与其他国家也是可比的。GDP的一些具体核算方法在年度之间基本上是稳定的,资料来源也是基本稳定的。
同时,GDP的变动趋势和那些与它相关度较高的统计指标是基本一致的。与GDP相关度较高的统计指标有:税收、银行信贷、用电量、运输量、进出口等。从变动趋势看,它们之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对于地区GDP之和与全国GDP之间的差距问题,彭志龙坦诚:“差距仍然存在,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彭志龙分析说,中国是分级核算,实行分级核算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积极想办法,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这个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比如基础资料还难以统一、衔接;核算人员相对较少;核算方法不够完善等,所以解决起来要有一个过程,要有合适的时机。
据了解,中国的季度GDP不是一锤定音,而是随着年度GDP的修订而修订。根据不同时间上获取核算GDP基础数据的状况,同一个年度GDP要核算三次,同一个季度的GDP也至少核算三次。
GDP对居民的影响不针对个体
针对网民有关“GDP增长了是不是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也能得到增长”的提问,彭志龙解释说,“GDP对居民的影响是针对全体居民而言的,不是针对某个或某一部分具体居民的”。
彭志龙分析说,创造GDP好比是做蛋糕,GDP大了,蛋糕就大了,全体居民就可能多分配到一些。经济处在景气阶段,即GDP增长较快的时期,居民收入增长也较快;反之,居民收入增长也较慢。这里讲的居民收入,是把居民作为一个总体来讲的,没有考虑居民个体之间收入的差异。
(责任编辑:未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