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2月5日讯 2月2日,百佳旗下的TASTE超市在中华广场热闹开业,亚运之前,香港太古汇将正式亮相广州,而作为其主力店的华润万家旗下的Ole‘超市也将同期开业。在遭遇家谊超市破产、港湾超市关门的一系列“灭顶之灾”后,借助香港和记黄埔与华润两大资本巨头之力,广州中小型超市在5年后卷土重来。
据悉,正在筹备发展中的中小型超市面积都不超过6000平方米,选址不是核心商业区,就是广州市民生活聚集的老城区。而且装修豪华,这与超级大卖场以及广州此前的本土小超市都形成鲜明的区别。
盛极一时又历经衰败
其实早在90年代初期,广州中小超市曾盛极一时,随后因好又多、百佳等大卖场的跑马圈地,以及派免费巴士接送来购物的消费者,成功地从中小超市手中抢走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1998年,曾有着“五朵金花”之称的“阳光”、“金田”、“越秀”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在广州共拥有24家分店的广南超市又于2001年倒闭;本地超市“五朵金花”里只剩下宏城超市。2005年,曾创造广州零售业快速发展奇迹的广州本土第一超市家谊岛内价超市宣布破产,而陷入资金链危机的港湾超市47家分店也相继关门。
记者调查发现,在广州有37家分店的胜佳一度重新装修并扩大卖场扩充服装销售,但之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又收缩业务重新回归中小卖场经营模式。“论价格,中小超市低不过货仓店;论规模,它比不上一站式的大卖场;论灵活,它不如便利店能够深入居民区。为此,广州的中小超市很难在规模上铺开,并达到赢亏平衡点。”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表示,这个行业存在很大变数,至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可供复制的盈利模式,因此竞争也非常残酷。
中小超市的机会
但这并不表示广州的中小超市没有机会。“现在做大卖场的成本较高,由于去年的金融危机,跨国大卖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价格战,客源的减少令不少企业产生亏损,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大。”宏城超市总经理陈凯表示,曾经目睹了广州本土中小超市兴衰的宏城一直坚持自己稳健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尝试丰富附加值服务,以巩固自己的消费群体增加吸引力。
记者调查获悉,宏城在社区不断整合其它便民服务,宏城卡不仅可以在国美电器、家私店兼容消费,还可在洗衣店、汽车美容维修店享受服务。
“中小超市在发展上不能盲目效仿或追赶,合适的、符合自身需求的才是最好的、最有可能成功的方式。”一位中小超市研究人士表示,门店的定位必须要精确,比如广州友谊商店的超市,它就是友谊商店的消费配套,解决一些购物卡的余额消费。做竞争对手做不了或不愿意做的也是中小超市的出路。中国各地区的差异性比欧美要大许多,且食品有很强的区域性,这些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比如福建永辉在福州市场上经营生鲜的比例和盈利模式,连家乐福和沃尔玛也自叹不如。
“TASTE是高端超市,但并不是只销售贵价商品。”百佳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简力宏表示,这里2/3的商品与百佳正佳广场店相同,可乐的售价同样是2元。但TAST E的目标消费者不是所有消费者,而是一部分时尚消费人群。据悉,TASTE超市的面包种类达上百种,原材料口味多样,另外借助屈臣氏集团的采购背景,其进口商品种类齐全多样,而这些都是其它超市无法做到的。
“零售业是一个各类企业都可生存的行业。”郭戈平曾这样描绘中小超市的未来:“虽然中小企业相对处于劣势,但更要了解自己的优势,惟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作者: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