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中小企业资金面出现恶化、经济增速面临下滑的情况下,后期继续收紧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频率或者力度上都会逐步放缓。
中金公司日前发布的报告也认为,下半年通胀将见顶,但CPI回落的速度可能十分缓慢,经济增速将在低位徘徊,但硬着陆的风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宽松的可能性不大,但有望逐步转向定向宽松,甚至中性。
多家机构分析师认为,三季度通胀压力不会减弱,而货币政策在三季度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转向。但是监管层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上会有所调整,表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使用的频率降低,价格型工具发挥相对重要的作用。
而货币政策下半年的微调似乎已成为各方面的共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专栏)提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包括加快民间信贷合法化等金融制度改革,让中小企业钱荒的问题得到解决。
分析人士指出,“有保有压,优化信贷结构”是历年来在工作报告都要提及的,但今年下半年的首要表现,中小企业信贷额度可能不会像上半年那么紧张了。
有消息称,近日,有关部门在其组织的经济学家座谈会上提出货币政策新思路:在资本流入、外汇占款格局依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保持整体流动性调控的相对紧缩,但在诸如中小企业融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汽车产业等领域,推动政策定向宽松。也就是所谓的“相对紧缩、定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