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品牌地理网旗下网站
中国驰名商标
购物网
驰名商标查询
中华老字号
十大品牌
品牌汇
招商加盟
卫浴洁具
>> 这里可以查阅自1987以来行政、司法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单,查阅方便!
贷款频道 >>
中国驰名商标导航 >>
商品类别
快速查阅>>
商标
商品
类别
地区/城市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从怀柔富乐环岛向西奔慕乐环岛向西奔峪方向
山的淡粉色桃花、蜿乐环岛向西奔蜒依稀的长城
到慕田峪环岛再向乐环岛向西奔西北就到了响水湖景
接着是红色乐环岛向西奔的映山红,还有梨花
主页
>
资讯中心
>
第一时讯
> 正文
《2006中国经济运行前景的三种可能》
时间:2010-03-22 19:09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点击:次
我要评论
(
)
热门标签:
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关措施逐步显现出政策效果,中国经济已经从前几年的加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展望2006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运行格局。 宏观调控政策宜继续坚持“双稳健”基调,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居民消费储蓄比例,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严控投资增长速度,努力调整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增强 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政府推出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一整套政策组合扭转了经济从偏热状态向过热状态进一步加速的可能走势,今年国民经济在高位平台上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矛盾缓解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也得到改善,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 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冷热不均现象有所改观。 今年中央继续加强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得以延续。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实际增长11.5%,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实际增长5%以上。农民收入增幅的提高,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活跃,使我国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城乡市场全面走旺的局面。今年1-9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01.2亿元,同比增长13%。城乡市场零售额分别增长14%和11%,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7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趋旺,使前几年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1-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的差距同比缩小了2.2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的增长更加协调,煤电油运瓶颈压力有所减缓。 2003-2004年,我国一直呈现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的经济增长特征。2003年重工业增长18.6%,快于轻工业4个百分点;2004年重工业18.2%,快于轻工业3.5个百分点。今年1-9月份出现了转折性变化,重工业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8.6%下降到16.9%,重工业快于轻工业的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2个百分点缩小为2个百分点,9月当月缩小为1.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增速差开始缩小,表明经济开始朝着均衡、稳定增长的方向变化。 在重工业增速回落的影响下,交通能源等“瓶颈”压力有所减缓。1-9月份发电量增长13.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0.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13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量增长9.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18.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加大了对房地产投资的调控力度。1-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84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7%,增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0378亿元,增长22.2%,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从产业看,农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稳定,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第二产业投资20528亿元,增长35.5%,比去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煤电油运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投资增速加快,钢铁、铁合金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648亿元,同比增长76.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908亿元,增长31.3%,增速提高16.5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629亿元,增长41.1%,增速提高3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733亿元,增长28.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980亿元,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9.9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逐步好转,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弱。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保持高位运行,消费品市场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带动了就业形势的好转。1-9月新增城镇就业81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低于4.5%的调控目标。 在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的情况下,今年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物价指数先于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局面。由于粮食价格稳定和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居民消费价格小幅走低。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0%,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今年对房地产价格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后,房价上涨幅度在下半年开始放缓。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月上涨5.5%,上涨幅度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经济快速增长、价格基本稳定、就业形势好转的组合,表明经济形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4%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1%,第三产业增长9.3%。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名义增长率回落0.5个百分点,实际增幅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回落1.9个百分点;外贸呈现出口增速明显快于进口增速的格局,预计出口总额增长29%,进口总额增长19%,全年贸易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比上年扩大650亿美元。 投资冲动强烈等问题突出 在国民经济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周期性自发波动、国内扩张性冲动惯性、国际市场变化等多种力量交互作用,经济运行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既有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增多、工业生产增速居高不下的趋热迹象,也有企业利润下滑、物价连续走低的趋冷讯息。我们认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以下三个方面是经济运行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惯性冲动依然强烈,产能过剩的行业明显增多固定资产投资是当期的需求、下期的供给。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逐步形成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 虽然今年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控制力度不减,但各地加大投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依然十分强烈。特别是6-9月份,新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明显增多。1-9月份新开工项目13.1万个,同比增加23302个,增速由去年同期的7.3%提高为21.3%;其中,6月份新开工2.4万个,7月份1.4万个,8月份1.9万个、9月份1.7万个。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新开工项目增多,电力、煤炭等部分行业无序建设现象突出,这将造成未来数年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大,引发价格下跌、利润缩小、银行不良贷款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贸易顺差连创新高,外需比重过大隐含经济波动风险。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出现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而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势的新局面。1-9月我国出口5464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1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高达6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4亿美元左右。今年前9个月形成68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出口增量。 今年以来,国内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可能对我国产品实行贸易设限政策的预期。在这两种预期的作用下,企业普遍想方设法早出口、快出口,尽量抢在国外采取贸易设限措施之前多出口,抢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多出口。 经初步测算,预计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5%,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往年的正常水平。我国经济增长过份依赖外需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波动风险。同时,巨额贸易顺差带动外汇储备额的超常规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成为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对我国经济持续平衡发展的压力逐步增大。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在大幅上涨两年的基础上继续攀升。虽然我国对成品油价格和电价等资源类产品价格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价格对国内各行业的成本推动压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1-9月,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还是在去年同期上涨10.8%的基础上又同比上涨9.2%。由于我国大多数工业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上游成本只有小部分可能通过工业品出厂价上涨转嫁出去,主要消化渠道是压缩企业利润。因此今年以来,我国多数加工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下降。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883亿元,同比增长20.1%,增幅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532亿元,同比增长57.6%,增幅同比上升5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1.7%,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5.2%,建材行业利润下降14.2%,电子通信行业利润下降6.2%。 国际油价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高位运行,有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滞胀”的负面影响。初步预计,今年国际油价平均为每桶55-60美元左右,同比上涨35%-45%,根据模型测算,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完全传导到国内,将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减缓0.5-0.7个百分点,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8-1.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3.2-4个百分点。输入型“滞胀”压力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不利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明年经济运行面临三种可能前景 国内外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今年大体持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制约因素。首先,如果美联储在2006年继续执行其既定的稳步调高利率的政策,将不仅对国内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其它地区的利率政策,世界各国经济都将受到影响。其次,油价居高不下,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大。2006年,全球经济持续增长造成对石油的需求继续旺盛,会使石油价格维持高位。 总体上看,我国2006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但高油价和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从国内环境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个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特别是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了信贷和土地的调控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全国各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陆续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但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明显加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各行业的影响需要逐步消化。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涨对部分行业的成本推动难以通过市场价格上涨得以解决,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从国际环境、国内体制政策环境和供给条件看,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等国内需求的中长期增长因素趋势不变,为我国2006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变化趋势1、固定资产投资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平稳回落。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快速增长中平稳回落的态势。今年1-9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5万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9.7%提高为66.5%。从今年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惯性较强;此外,“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将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因此,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之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平稳回落态势,一是中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力度不减,特别是对土地的控制仍然较严,近期对部分地方出现的“以租代征”的错误做法叫停,各地在逐步消化了前几年过快征用的农地后,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约束在明年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今年以来银行中长期贷款增幅逐步下降,9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同比低5.8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增速放慢将影响明年的投资增速,特别是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三是加工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明年将更加突出,部分行业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使利润空间明显压缩,必然降低企业投资意愿,约束部分行业的投资扩张。四是今年以来,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加大,部分行业外商向我国的产业转移放慢,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2.47亿美元,同比下降2.11%。多年少见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下降对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消费品市场稳中偏旺。2006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首先,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保护价政策有利于农业再现增产增收的局面。今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6%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 其次,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有较大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消费成为城市商业市场主要推动力量。今年部分地方政府实施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措施。2006年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将提高公职人员的收入水平,并将带动城市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挖掘他们消费的潜力。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国家财政支出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制止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的措施,部分城市推出中小学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有关部门对医院收费加强监督,医疗统筹面继续扩大。国家财政将住房改革的货币补贴落到实处,对住房不达标和无房人员进行货币补贴等等。随着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2006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难以重现旺市。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 3、进出口增速差距有望缩小。2006年,我国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是: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出口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受国内需求降温影响,投资形成的加工生产能力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努力扩大出口。此外,随着结构性投资过热的逐步缓解,能源、基础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总体短缺的格局将带动进口增长逐步回升。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不利因素主要是:(1)今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顺差规模将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无论国际、国内都将采取措施施加影响。(2)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人民币升值将成为影响2006年进出口的重要因素。(3)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国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环保压力的增大、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出口退税地方分担压力、抑制“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最新措施等问题都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抑制作用。 2006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前景。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特别是充分考虑“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政策需要,我们测算了2006年不同环境和政策力度下国民经济高、中、低三个不同增长前景。 1、中方案:GDP增长8.8%。假设世界经济继续维持平稳增长格局,石油价格保持在今年全年均价水平(每桶55美元左右)而不出现大幅上涨,国内外没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2006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减至600亿元,财政预算内建设投资比今年增加2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财政支出向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方向倾斜。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微调,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分别达到16%和15%,新增贷款规模3万亿元。 在上述条件下,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8%,增长幅度比今年回落0.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连续第五年保持在8%-10%的潜在增长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在经过连续两年较快增长后,增速将从2004年的6.3%和2005年的5%回落到4.5%左右。第二产业受投资增速回落影响,重工业和建筑业增速有所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4年的16.7%和2005年的16.2%减速为15.5%左右,第二产业增速也由2004年的11.1%和2005年的11%减速为10.5%。第三产业受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和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影响,预计增长9.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基于投资周期和增长惯性的考虑,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20%左右(实际增长率约16%左右),比今年降低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3%左右,与2004年大体持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考虑到今年基数因素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将呈现均衡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将增长20%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约1170亿美元,新增贸易顺差由2005年的650亿美元减少为200亿美元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兼顾经济运行中趋热与趋冷两方面因素,既引导投资平稳回落,又通过财政政策的支出结构调整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稳步调整外贸进出口增速避免外需剧烈波动,可以较好地保持经济景气的持续性,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景气环境。 2、高方案:GDP增长9.3%。高方案与中方案相比,要求世界经济形势好于2005年,石油价格水平有所下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建设国债保持800亿元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维持在17%左右。在上述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达到23%,投资对经济增长仍然保持较大的贡献率。由于经济景气度较高,收入增加较快和消费者预期改善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达到3.2%。出口增长21%,经济高增长使资源性产品进口的需求大幅上升,进口增幅达22%,虽然进口增速快于出口,但对外贸易顺差仍然达到1111亿美元。 这一方案的特点是经济景气在高位继续上升,投资需求带动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就业压力减轻,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松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多数经济资源得到较充分利用的同时,能源、交通等瓶颈约束进一步加剧,并增大下一阶段产能过剩压力。 3、低方案:GDP增长8.3%。低方案与中方案相比,国际上突发事件使国际油价再次冲高,年均价超过今年全年均价水平。受石油价格过高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贸易增速也小幅回落,国际环境趋紧。国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缩力度有所加大,建设国债减少到300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回落到1998-2002年平均增长15%的水平以下。 在上述条件下,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比2004年下降1.1个百分点。投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名义增长1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2.5%,比上年小幅回落;由于国内景气下滑,企业被迫扩大出口,进口增幅下降,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8%和16%,贸易顺差高
相关新闻
2015年中国保险柜十大品牌揭榜
15-05-07
十大品牌康顿创新不停步,用心做好门
15-05-01
中国门业十大品牌新力:创新无止境 一心造好门
14-12-15
华鹤、梦天、新力等领衔2014中国门业十大品牌
14-12-05
访浙江先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华
14-12-01
2014中国楼梯十大品牌评选结果近日揭晓
14-12-01
图文资讯
2015年中国保险柜
十大品牌康顿创
中国门业十大品
华鹤、梦天、新
访浙江先行实业
2014中国楼梯十大
六大优势,成就
迈宝赫:十大核
全文搜索
仅搜索标题
热点资讯
保险柜十大品牌揭榜
十大品牌康顿创新不停步,用心做好
中国门业十大品牌新力:创新无止境
华鹤、梦天、新力等领衔2014中国门业
访浙江先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华
2014中国楼梯十大品牌评选结果近日揭
六大优势,成就银泰实木防盗艺术
浙江银泰三年蝉联中国防盗门十大品牌
迈宝赫:十大核心优势铸就健身器材十
品牌招商
十大品牌康顿创
中国门业十大品牌
华鹤、梦天、新力
访浙江先行实业有
2014中国楼梯十大品
六大优势,成就银
行业动态
业主必须参加特地五一订货会的五大理
北京德昀律师事务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
北京德昀律师事务所简述关联企业关系
我国山寨拉菲数量是真品30倍 99%的人不
南昌伊特莱衣柜双节大放“价”
谋定后动,伊特莱衣柜引爆终端实战研
远东电缆承办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
传播睡眠文化,慕思“全球睡眠文化之
新闻排行
烟台'三件宝'无人识 省名牌弃若敝屣名
最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单公布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异
2011年中国农药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
中国驰名商标网严正声明
2011年”中国管业十大品牌”隆重揭晓
宁波华龙电子 规范管理为企业成长保
工商总局日前公布被认定的599件驰名商
七匹狼被法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了15件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