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培育认定驰名著名商标工作推进组副组长、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在“十一五”结束前——
7月17日,我省又有7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目前,吉林省经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已达29件,分布13个行业,总数占全国的1.8%。
我省有着怎样的品牌发展战略?驰名、著名商标出色成绩的背后又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昨天上午,刚刚上任两个月的省培育认定驰名著名商标工作推进组副组长、省工商局局长臧忠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透露了对我省商标发展战略的思考和看法。
背景
中国迈入商标品牌竞争时代
记者:发展商标品牌对我省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
臧忠生:当前,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们主要是参与加工制造环节。不少企业采取贴牌加工方式,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大部分利润被拥有商标的国外企业获得。因为缺乏自主品牌,我们的企业主要靠大量投入来保证增长速度,单位产品的能耗和资源消耗量较高,与先进国家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说,实施商标战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
我国正在迈入商标品牌竞争时代,商标的多少、品牌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区域经济实力的象征。而发展驰名、著名商标产品,将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同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有机结合,才可能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工商部门只有积极引导企业多创品牌,才能提升产业层次,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现状
我省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记者:我省培育认定驰名、著名商标工作的现状如何?
臧忠生:截至目前,我省经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已达29件,分布13个行业。今年7月17日,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等省领导为我省新获得的“施慧达”、“地王”、“吉恩”等7件中国驰名商标进行了颁奖授牌。其中,今年认定的“吉恩”、“华微”驰名商标,还添补了我省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行业的空白。
此外,去年我们对企业申报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