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历年来都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河南省登封市更是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市里到各个居委甚至各乡镇都相续出台了有关鼓励科技发明的政策。
2008年,该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发明专利243项,其中该市大冶镇农民发明的专利申请高达234项之多,其中已经被授权的有23项。一个乡镇的农民缘何会发明这么多专利呢?这种“大跃进”式的专利申请如今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困局,因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很多发明成果难以走出“深闺”,成了难养的“金娃娃”。
一个市的科技发明指标
2009年7月26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河南有8个县市入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其中登封市名列第65位,比上届提高3位。这种渐进式的提高,让登封市付出了巨大努力,这其中就包含科技创新考核标准,硬性的考核指标也促进了登封市科技创新的全面推动和发展。
其实早在2007年,登封市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全市开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双高”、“双小”、“双建”、“双引”、“双合”、“双创”、等六项活动,以此达到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当年的4月份,登封市召开科技、知识产权会议。会上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与各乡镇、有关委局以及部分重点企业签订了2007年度专利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项专利指标落实到户,责任到人。专利工作实现目标管理是登封市为进军全国“百强县”之列,而制订的一项硬性指标。登封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单位都要克难攻坚,开拓创新,促进登封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科技强市建设,保证各项专利目标如期完成,为登封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些一系列针对性活动的开展,使登封市快步踏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也使该市逐渐跨入到科技强县的行列中。同时,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奠定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年后的今天,登封市更是把科技创新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来抓。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升该市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目标,登封市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又制定出了《登封市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并下发到各委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单位。
这一系列强有力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快了登封市科技创新能力,也在冲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一个镇的“疯狂”科技发明
登封市的这种硬性科技发明指标,在该市大冶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证明,使这个以工业位经济支柱的乡镇掀起了一股科技发明“热潮”。
今年已经67岁的吴鲁智还未退休,他主要负责该镇科技工作,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按照年龄,其实我早就该退休了,但是我放不下对科技这份工作的热爱,特别是现在基层太需要像我这样的人才了,我是咱们全国第一个拥有正高级教授荣誉的基层科技工作者,也是郑州农技推广战线唯一一个正高级专业人员,按照规定我可以干到70岁才可以退休,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干下去的。”
谈起大冶镇近年来的科技热,吴鲁智显得格外自豪。他指着办公室墙壁上的各种荣誉奖章和证书说:“在大冶镇这个地方,可谓是人才辈出。你看,这些奖章和证书是最好的证明。大冶镇在科技创新这方面近几年一直按照登封市相关规定进行发展,并且还出台了很多鼓励性措施,以此来激发全镇企业和农民的发明创造热情。仅2008年,我们全镇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申请就高达234项,其中已经有23项专利已经取得授权,其它的也已经受理。这个数字几乎是整个登封市的总和。”
大冶镇缘何会有这么多项发明专利呢?对于记者的这个提问,吴鲁智感慨地说:“以前群众对这项工作都不是太懂,有关这方面的宣传也不多,很多群众自己搞的小发明小创造都是悄无声息地运用到了生产生活中,也不知道去申请什么专利。最近几年,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宣传力度大了,并且还有很多奖励措施,这使得那些发明者知道了自己所发明的东西价值有多高,所以很多群众开始纷纷申报专利,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对于农民科技热现象,大冶镇人民政府在2007年4月份相续出台了两份红头文件。文件中详细规定了凡专利申请第一申请人为该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户籍在该镇辖区的个人申请获得授权的国内专利,并且其发明创造符合该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均可申请专利费补助。专利补助分为发明专利补助1500元,实用新型专利补助1000元,外观设计专利补助800元。
在大冶镇2008年度专利申请、授权、科技成果鉴定统计表中,记者看到2008年该镇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有66项,实用新型专利106项,外观设计专利为62项。获得专利授权并领取专利证书的发明创造均为实用新型专利共有23项,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鉴定的科学技术成果1项。
大冶镇农民的疯狂科技热,激活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和科普知识的普及范围。在这种带动下,今年该镇的各项农民科技发明有望突破300余项。
一个农民发明者的困惑
科技发明热,让更多群众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但是在这个真理的背后,一些发明者却显得很困惑。自己的发明创造无法转化,成了养在深闺中的“闺女”。
大冶镇大路北村农民刘怀昌就是一个发明爱好者,今年已经62岁的他在村民眼中,他不但是个能人,而且还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他学历并不高,初中都没读完。但是自幼喜欢幻想的他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平时农活不忙了就闷在家中鼓捣一些小发明。但这些小发明都是提高生产力效率的方法,并没什么大的开创性。
在采访时,他说:“我是从1987年开始研制专利发明,当时政府不反对也不支持,自己想着做好一件事心里舒服,所以就自己鼓捣一些东西。但是大多研制都是通过在别人的技术基础上加一改进创新,进一步改造成自己的发明专利。”
如今,刘怀昌发明的专利已达近百项,其中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有14项。2006年,他发明的无刺鱼的加工方法这项专利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让平顶山一家公司使用。后来通过平顶山这家公司牵线,他又以360万美元把该项技术的所有权卖给巴西一家公司,但是除去一些中介费用后,他只拿到了不足100万美元。这使刘怀昌再次深切地体会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其真谛。
有了钱后,刘怀昌拿出近百万元,帮村子里打机井,解决村民们的饮水难问题,帮村里修路解决出行难问题,并且还拿出很大资金帮村民搞养殖,期盼以此能够带动全村父老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然而,挣到大钱后的刘怀昌内心深处却非常困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坦言到:“虽然现在我有钱了,但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手里还有10多项发明专利却成了烫手的‘金娃娃’,这些专利有的已经闲置了很多年,有的一次也没投入到社会生掺和生活中。扔掉吧觉得可惜,毕竟是用自己的心血换取的。进行推广吧又没门路,况且也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婆家’,为这事我苦恼的寝食难安。发明人最痛心的事就是,自己费尽心血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无法推广应用到社会生产或生活中。我不在乎钱的多少,哪怕一分钱不给我,只要能够用到社会生活或生产中,那就证明了咱们的发明创造有价值。”
“大跃进”式发明背后的尴尬
刘怀昌是与其他农民发明者相比是较为幸遇的一个,虽然他怀里至今还抱这很多“金娃娃”无法找到好“闺女”来相配,但是他的付出毕竟取得了经济效益。而类似他这样的很多农民发明者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很多人甚至呕心沥血倾家荡产搞成的发明创造,最终却成了养在深闺中的“闺女”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冶镇的秦丰伟在2008年专利申请中,他个人申请专利高达69项之多。在大冶镇类似他这样疯狂申请专利的人还有很多,这种“大跃进”式的发明背后如今面临着诸多的尴尬和无奈。
农民是一个被忽视的发明群体,据统计,从河南省申请专利的总量上,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占到了很大比例。但农民又是一个最尴尬的发明群体,因为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他们的发明往往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与农民高涨的发明热情相比,他们发明成果的有效转化率很低,很多发明成果难以走出“深闺”。
在中国,民间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扎根于各行各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利申请的65%是民间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可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遭遇都很相似。研究出来的成果因为种种原因却不能变成现实产品,成了一种浪费和摆设。
专利推广难、转化难是一直困扰专利权人的难题。目前、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已超500万件,但专利技术转化率低、产业化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当今全球金融风暴下专利转化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如何改变“农民发明家”这种尴尬的冰火两重天局面,有关专家认为发明者和有关部门两方面都要努力。
从农民发明者来讲,要及早查询、掌握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先清楚自己的研究发明对象是不是领先的。研究发明过程也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条件等情况来搞研究发明。再有就是最好因地制宜搞研究发明,不要搞高精尖,尽量搞一些短平快、立竿见影的实用技术发明。
从政府部门来讲,最好明确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对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人的管理,给农民发明者和生产企业、投资方之间提供更多交流服务的平台,同时财政部门要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非职务发明者的项目开发实验、产品宣传推荐、交专利费、会务费及展位费等。从现有科技计划渠道中最好划出一小块,允许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人申请,以取得政府资助,用于开发研究、创建企业、实现产业化等。
对于农民发明成果是否真正“天生丽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农民发明家”发明成果的好坏目前仍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机制,唯有通过市场来决定,而市场的检验是滞后的,对农民的发明成果需要健全权威的评估机构。
一些民间发明人的不幸遭遇屡屡提示我们,民间专利发明管理体系确有不适应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亟待改进之处。有关部门应当抓紧建立和完善保护民间发明专利、鼓励民间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一些民间发明人建议,坚持自主创新、鼓励科技发明,国家要尽快建立适应民间科技发明专利事业需要的投资或融资风险基金体系,激活民间科技发明专利中蕴藏的巨大物质能量,推动国家科技发明事业和谐发展。(杨广现 李明德)
(责任编辑:未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