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5日IspoChina2011第七届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品牌商、代理商、经销商及业内观众等数万人参加了本届展会。展会期间举办了“2011中国运动时尚流行趋势论坛”、“2011中国户外产业论坛”、“亚太雪地论坛”等多场论坛、讲座,此外,还有全国攀石公开赛、户外电影、图片展、户外颁奖典礼等活动同期举办。本届展会参展展商达到276家,比上年增长29%。虽然在中国户外市场家喻户晓的国际知名品牌TheNorthFace、Columbia缺席本届盛会,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影响中国户外产业的发展,只是中国户外才刚刚迎来春天,中国户外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产业升级还需练好内功。
品牌扫描
国货
回归对产品本质的关注
在2002年,只有少部分足够富裕且有闲的国人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来,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近两年GDP的不断攀升,一部分中国人开始植梦于户外。户外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催生出一批优秀的本土品牌。但相对欧洲大多数户外品牌70年之久的发展历史,中国的户外产业尚属年轻,许多在大浪淘沙中坚挺下来的国产品牌也只有十来年的历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国产品牌展出了自己研发设计的产品,以及引进的先进技术,而不只是简单的仿制。“模仿是前10年的发展方式,中国的很多户外品牌都已经发展起来,都有自己的设计和研发团队,实际上有很多独创的应用技术。”探路者董事长盛发强介绍,探路者品牌本次展会邀请了中科院研究所的博士、南极科考队员等人士来分享南极考察的经历,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极,从南极归来再看户外,他得出的结论是“回归对产品本质的关注”。
与展区繁忙的国产小品牌订货会不同,国内成熟的品牌都跟探路者一样将本次展会作为品牌推广、产品展示的一次重要推介,以图片、文字、展柜等形式展示着各自的巅峰印记。
国际品牌
从观望到参与
2002年国际户外运动品牌和机构开始关注中国户外市场,并将其定位为未来重点的拓展方向,2004年,Columbia进入中国市场。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以及IspoChina等专业机构近年来的深度耕耘和大力推广,良好地推动了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成熟和发展。
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泛户外”市场正呈直线上升趋势,所蕴藏的市场将会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紧密地观望着中国市场。
虽然已经在中国户外市场家喻户晓的国际知名品牌TheNorthFace、Columbia缺席本届展会,但北极狐、Hanwang、Tecnica等国际品牌也陆续亮相展会。记者在现场看到Phenix、CratoniHelmets、Osprey、Oakley、SmithOptics、Salewa、adidaseyewear和K2Sports等国际品牌首次在中国搭台亮相,来自法国罗阿地区的展团也首次进入IspoChina。
据今年1月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Salewa市场部主管田超介绍,Salewa在德国主营的是高端的高山探险户外运动产品,目前看到户外衣服和鞋子在商场渠道销售前景可观,该品牌在国内会主推5Continents(旅游休闲系列的服装)。
在代理洽谈区,世界领先的户外服装类、鞋类、装备类、材料类等12个品牌准备试水中国市场,正在与有合作意向的国内代理商洽谈合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致力于高山运动、登山和户外运动装备生产的Mammut和定位于功能性户外市场的Haglofs最受国内代理商的欢迎,咨询人群络绎不绝,而Mammut在展览的第二天就已撤出洽谈区,早早地找到了心仪的合作伙伴。
行业观察
实践户外运动还需3-5年
户外用品大众化、生活化的特征日臻明显。2010年中国户外运动市场总额达70亿元,从2008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了35%以上的增长速度。
此次参展多数品牌产品的时尚元素和设计感越来越值得称道,无论洋货还是土货都对服装和鞋类的款式和设计下了大工夫,而一些传统户外运动装备也从高端向中低端倾斜。强调户外产品功能的同时,加强款型设计的新鲜、时尚元素,将产品的场合定位延伸,是很多户外参展商的一个思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