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标签门”不仅给食品行业敲响了警钟,也为消费者们带来两条警示。
一:消费者需提高安全消费意识。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上市以来,各方反映都较为平静。如果不是那个上海的李先生质疑其“游离态”标识,恐怕这款水产品永远都无法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尽管这种关注是负面的。如此看来,在中国能仔细查看商品标签并且能弄明白的消费者并不多,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在企业广告的忽悠下就发生了购买行为,而并未过多地关注拿到手的商品,这无疑给一些投机取巧的企业创造了市场机会。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应提高自己的安全消费意识,仔细检查产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项目,尽量不让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二: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有待加强。对于多数国内消费者而言,因为维权意识薄弱,他们并不知道标示不清楚的商品标签已经损害到了自己知情权。事实上,在消费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国家,水企有责任将水源地、矿物质含量以及PH值告知消费者,因为这些项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瓶水的健康程度。由于我国未对食品标签需注明的信息给出统一的标准,因此长期以来厂家都是根据利益所需选择性地标识产品,这大大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虽然中国早已步入市场经济时代,食品业也转为了买方市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依然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他们虽具有自由购买一样商品的权利,却被动地接受着来自厂商方面的产品宣传与促销信息,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国内民众的消费理念关系紧密。例如:在国外,人们是主动地去了解与保险有关的知识,有目的地与保险业务员联系,再慎重地买下一笔保单;而国内民众买保险的随机性则大很多,他们多是在对保险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根据保险业务员的推荐选择投保。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的自我选择意识并不强。如果要改变这种相对“弱势”的处境,国内消费者就要改变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提高安全消费和维权意识,真正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责任编辑 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