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从科研人员办企看高校技术转化

时间:2011-08-02 14:53 科易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在技术发明的大军中,高校可谓是中坚力量。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高校科研人员的研究与推广行为得到更多重视。其中,科研人员自办企业成为备受重视的方式之一。那么,创办企业是实现高校技术转让、推动技术创新的的最好办法吗?

从政策扶持上而言,科研人员创办企业一般以高新技术为进入市场的切入点,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已经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而且,目前科研人员创办企业也得到各地在政策上予以的支持与重视。

如广东,《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草案)》提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承担本省的政府科研项目所形成的职务创新成果,在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在不变更职务创新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创新成果完成人可以创办企业或者以技术入股在本省自行转化与产业化,并可以享有该创新成果在企业中股权20%至70%的比例。如天津,出台了鼓励高校师生创业,鼓励国有企业及科研院所职工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政策方案和意见办法。

高校及科研人员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带头作用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或鼓励科研人员创办、领创企业,或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实现技术转让、推动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些都给以科研人员以莫大的信心和积极性。其实,目前已经有很多科研人员正以所掌握的科技成果为基础、组建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企业,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不过,虽然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的行为得到大力支持,但有人认为,科研人员办企业非己之所长,也不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应该让科研人员安心下来认真作研究,完成技术创新的主业;把行政、产业、营销等工作交给那些真正懂得市场、善于管理的人去做,一方面保障科技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也为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

的确,科研人员最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但他们创办企业的积极作用也不应该被抹杀。科研人员将大量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我国科技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对自己的技术有着最深刻的理解、能让一些曾经被"抛弃"的科技成果获得新生;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一部分科研人员是"科技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市场如鱼得水。

不过正如我们对科研人员最终定位的讨论,通过科研人员创办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毕竟有限,面对大量急于转化的科技成果,还是需要多种渠道的共同促进。如各高校机构设立专门的技术推广人员和推广部门,以及建立技术转移平台,或与科技服务机构合作、利用对方优质平台实现技术转让、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通过产学研合作,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实现技术转让、推动技术创新最终还是有待于社会的合理分工和共同作用。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