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污染行为放任自流,天镇县环保局的相关人员则视若罔闻,甚至不懂尾矿废水污染的严重性。那么,这些选矿企业的建设手续是否规范合法呢?马副局长没有讳言:“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全县全部的选矿厂一共是一百八十三家,其中有环评批复的是十几家,通过验收的更是聊聊无几,就尾矿库的建设来说,也只有几家有单设的尾矿库,大部分是像你们说的,排到了附近的河里或者沟里。”
马副局长还特意言明,《中国环境观察》所到过的盛斌选厂,就建有专门的尾矿库,但以《中国环境观察》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情形来看,那个尾矿库的建设也极为粗糙,只是生产废渣依托地形围起来的一个大土坑,连堤坝都没有加固成形,海量的尾矿废水悬浮在高处,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而就是这样条件的尾矿库,在选矿企业里还是珍稀般的存在,这些选矿企业的胡乱建设和混乱管理,由此可见一斑。
推行“一费制”收钱牟利 政府涉嫌纵容保护
调查中《中国环境观察》了解到,天镇县出现如此众多的选矿企业,与该县两年前所出台的一项大规模的荒山拍卖的政策有关。
2009年前后,天镇县以招商引资的名义,政府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荒山拍卖活动,吸引了包括河北、河南、安徽和福建等地的客商前来投资竟买,“实际上,名义上是荒山开发生态治理,但是,卖的人清楚,买的人也更清楚,双方瞄准的就是天镇县独有的铁矿资源”,一位本地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环境观察》,买到了荒山的人,就会马上开矿建厂,于是,众多的选矿企业像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起,声势浩大的生态治理活动最终演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生态浩劫。
但这些仓促上马开工的选矿企业,与山西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小煤窑”蜂拥而上的情形相类似,不仅工艺落后设施粗糙,造成了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极度浪费,而且,低级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相同的环境灾难和生态危机。
以张华选厂为例,尾矿废水淤积的泥沙堆满了三、四米高的河床,不仅整条河道受到了污染,而且河流下游的居民和耕地,将面临汛期河道水位上涨而被淹的威胁。
而为了对抗国家对选矿企业上马的严格控制,天镇县还别出心裁,成立了一个“一费制”管理委员会,以用电量的多少为指标,向这些所有的选矿企业收取管理费。这种收费的形式,客观上将所有的选矿企业,无论手续完备与否,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统统划在了一个起跑线上,形成了对大量的非法建设的选矿厂的制度性保护。
就在2011年的3月份,山西省政府为了吸取襄汾特大尾矿库事故的教训,还专门组织了针对选矿企业和尾矿库建设的专项检查,真不知道,以天镇县这样的百分之九十的选矿企业没有环评,以及百分之九十五的选矿企业没有建立尾矿库的实际情况,是怎样迎接专项检查团并顺利过关的,内中缘由,似乎很值得人探究。
截至《中国环境观察》离开天镇,众多选矿厂的非法生产活动仍在进行,污染现象也在依旧持续,而究竟这样的生态破坏和荼毒活动将持续到何时,还会有多少的生态绝地在该县继续酝酿成型,对此,《中国环境观察》也将继续予以高度关注。(编辑:陈文俊 秦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