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1月6日在经济日报发表撰文《朝气蓬勃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
全文如下:
朝气蓬勃的中国知识产权事业
一元复始山河秀,万象更新锦绣春。回首过去的2009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为主线,抗击国际金融危机,激励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在服务国家中心工作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呈现出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2009年,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全力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加强指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得以基本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制定落实,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开局良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硕果累累。
第三次修改的《专利法》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新修订的《专利法》及配套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立法宗旨、提高了专利授权标准、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加大了专利行政执法和对专利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为加强专利执法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修订的《专利法》施行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在激励创造方面,2009年我们联合财政部出台了《资助向国外申请专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专利资助政策,提高了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专利保护的积极性。同时,主要用于扶持中小型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先后确定了两批共12个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在有效运用方面,知识产权运用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共建立了15家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和42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平台;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参与试点示范工作的单位上万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与地方上下联动的多层次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体系;为给企业进行专利事务援助服务,目前已设立了75家专利工作交流站,年内数百名审查员到地方企业开展对接交流活动。在依法保护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逐步形成了“部门联合、地区配合”的执法协作机制。2009年,我们继续广泛开展了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为主要内容的“雷雨行动”和以打击专利诈骗行为为重点的“天网行动”,查处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目前,我局批准设立了61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2009年4月份开通了“12330”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益服务专用热线,遍布全国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逐步建成。在科学管理方面,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知识产权合作会商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截至目前,已与14个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建立了合作会商工作机制。2009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审查能力显著增强,专利审查质量的正确性、一致性和时间性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2009年,我国的专利申请和审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截至2009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内共受理专利申请818738件,授予专利权492986件,同比分别增长14%和33%。在世界许多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专利申请量下降、国外在华专利申请量出现首次负增长的情况下,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受理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PCT国际专利申请均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首次超过七成,达71%。PCT国际专利申请的受理量为6545件,同比增长了19%。目前,我国专利申请总量达到了566万件,授权总量已经突破了300万件。
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也将迎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进程中的第30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20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等目标已经确定。对于蓬勃发展的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来说,新的一年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凝聚了希望和重托,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再接再厉,发奋图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谱写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