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 仙 通讯员 吴 俊 韩国俊
江苏无锡,太湖明珠。
生于斯长于斯的无锡人一直有一种气度——敢于自我超越。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人敏锐地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快速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实现了一次次腾飞。
而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无锡人又在谋划一次更大的超越:如何使曾经的先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越”?
2009年12月下旬,记者通过对无锡市政府、市工商局和部分企业的深入采访,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以上问题的答案——商标强市!
以发展商标事业为抓手,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无锡人昂首阔步踏上了超越之路!
决胜,在于起点的谋划
古人云:为谋须远大。
进入21世纪,当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等现实问题的制约 时,无锡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开始谋求逐步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由此,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的商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推动商标战略实施逐渐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面前的重要工作。
无锡市副市长谈学明说:“深入推进商标战略的组织实施,加快推动商标事业的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无锡市的品牌发展大局早在2003年就已经布下棋子了。这一年的4月21日,无锡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商标战略发展目标,公布了奖励政策,把实施商标战略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
2006年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商标战略发展规划。当年6月,无锡市又以政府第84号令发布《无锡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为营造良好的商标战略发展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商标作用,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确定这一发展思路后,无锡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快了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步伐。
2008年1月1日,无锡市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促进年活动。随后,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实施商标战略作为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全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
2009年,无锡市分别于3月和6月两次召开全市商标战略推进大会,把商标发展战略任务层层分解,由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工商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实施品牌战略的组织体系。
由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无锡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广大企业以及全体市民创建自主品牌、以品牌促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商标意识大为增强。落实严格的商标发展责任制,组织实施“品牌强企”工程、“品牌兴农富农”工程,率先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一系列推进商标事业发展的措施赢得声声喝彩,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速度,源自内在的强劲动力
无锡不仅孕育了我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也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摇篮。但是,敏锐的无锡工商人却发现,无锡的经济发展与商标品牌发展存在“三个不相适应”:全市注册商标总量偏低与经济大市的地位不相适应,全市高知名度商标的影响力、渗透力较弱与经济强市不相适应,全市的商标品牌的文化内涵较浅与文化大市不相适应。
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无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副市长谈学明说:“一个城市是否有发展活力,不是看它的企业有多少,而是看它具有高知名度商标的优势企业有多少,在全省、全国、全世界叫得响、打得出的品牌有多少,能代表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企业有多少。”面对问题,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加以推进,尽快走出一条依靠知识产权立市的创新发展道路。
号令一下,肩负商标监管重任的工商机关责无旁贷。无锡市工商局局长孙连才说:“超越需要加速度,工商部门的全力服务就是加速度的推进器。”
历年来,无锡市工商系统制定商标发展规划,宣传商标知识,推动企业和社会树立商标意识,招招出新。广场咨询、新闻联动、专题讲座、电视对话、名优产品展示……一系列的努力,使无锡市各级政府、众多企业和广大市民的商标意识大大增强。
历年来,无锡市工商系统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优化商标工作流程,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强化商标保护,招招得力。签订商标发展目标责任状,责任到所,任务到人;积极协调,强化与政府互动,落实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商标发展的政策环境;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宣传指导,解决难题;搭建商标交易广场,盘活闲置商标资源……细致入微的工作,不仅使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的热情高涨,也提高了工商干部服务企业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超越需要加速度,加速度来自企业内在能动性的充分释放。
“给沃尔玛生产1亿元订单的产品还不如销售价值1000万元的自主品牌产品的利润高。”江阴市祝塘镇桑阳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昌说。经历了贴牌加工的曲折之后,该公司毅然决定创立自主品牌。目前,桑阳亚麻针织内衣在许多大型超市的销售量稳步上升。下一步,陆文昌还将开专卖店,打造自己的专卖店品牌。
在素有中国电缆城之称的宜兴市官林镇,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例让当地的企业家深受触动:中国驰名商标五彩牌电缆价格高却依然热销,远东电缆集团因为没有及时注册商标不得不花巨资从别人手里回购远东商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启发了官林镇的企业家,争创高知名度品牌在当地蔚然成风。
不仅仅在国内创立商标品牌,无锡企业在政府和工商机关的不断推动下,更有了强烈的商标国际注册意识。该市三房巷集团的三房巷商标已经在8个国家进行了注册,翠钰商标已在9个国家进行了注册。
不仅仅是城市,商标战略在无锡农村也开花结果。产于惠山区的阳山水蜜桃借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强大优势,2008年的总产量达到5万吨,产桃区农民人均收入达1.3万多元。
截至2009年11月底,无锡市共有国内注册商标4.2万件,与2003年年底的18188件相比,增幅为130.92%,提前一年实现了无锡市政府确立的商标发展目标。不仅如此,该市企业拥有的境外注册商标也有750余件。在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无锡市商标事业正在加速发展。
超越,向着品牌高地进发
成绩令人惊叹!
自2003年无锡市实施商标战略以来,该市注册商标申请量和注册商标总数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商标注册呈现出中小企业申请量快速增加,大型骨干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不断增加,商标国际注册取得新突破的发展格局。
2006年以来,该市农民的商标意识也迅速增强。到目前为止,该市已拥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3656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驰名商标1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无锡市知名商标50件。
高知名度商标不断涌现。从2003年以来,无锡市高知名度品牌的拥有量成倍增加,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驰名商标从当初的4件增加到73件,无锡市知名商标从当初的41件增加到703件。
截至2008年年底,无锡驰名商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5.03亿元,利润78.52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的10%和12%。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已成为该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力量。
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未来,工商机关如何超越已有的成绩,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无锡工商人仍在探索。
“无锡的转型发展为商标事业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商标工作,重新审视商标战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商标事业发展。”谈学明的这番话对无锡商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连才告诉记者:“如今我们正在进一步拓宽商标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据他介绍,该局已经启动品牌强基工程、品牌升级工程、品牌国际化工程和品牌兴农工程,力争将无锡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品牌高地。目前,无锡市工商机关在继续加大商标培育力度、强化商标服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同时,正不断创新机制,发挥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商标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升级。
无锡市政府在2009年6月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加快培育自主品牌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1年年底,全市商标注册总量达到5万件,驰名商标达到80件,省著名商标达到400件,无锡市知名商标达到1000件,境外注册商标年均增长30%以上,定牌加工企业商标注册率达到80%。该《意见》还确立了在全市建成5个省级品牌培育基地、10个知名品牌群体,形成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振兴目标。
蓝图已绘,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凭着勇于自我超越的精神,无锡的商标事业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