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市工商局王海福局长介绍,今年全市工商系统将努力推动本市商标战略的实施,推动六大品牌培育基地和十大优势产业品牌集群建设,催生成熟的商标代理服务机制,开展全市“老字号”企业商标权属情况及农产品和地理标志情况普查,推动著名商标企业注册防御性商标,提高商标的注册数量与质量。
构建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的大监管体系
今年将建立一套科学、严谨、高效、完整的监管模式,将各项工作任务都融入到监管网格中,并在基层得到落实。
加强市场主体监管,建成符合天津实际的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建立企业“黑牌数据库”,开展打击违法登记代理和虚假登记行为专项行动。推动企业依法亮照和亮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建立无照经营综合治理机制。梳理监管风险点,建立风险级别标准,推行差异化监管。要拓展监管领域。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行为并重,扶持搭建地域性网络交易平台,建立针对网络商品交易的监管机制。建立全方位的广告监测网络,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出台《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办法》,对合同示范文本的起草、制定、发布、发放、推广使用等工作进行规范。还要完善网格化监管。建立“一级直达,三级督促,分类指导、统一调度”的工作模式,明确市局、分局和工商所网格关系,充分发挥日常监管的工作效能。
构建双向促进一体化消保维权格局
今年将构建以12315申诉举报网络为龙头的大消保体系。调动内部资源,拓展外部资源,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内外部机制双向促进的一体化消保维权格局。一是整合内部资源,形成科学有序的维权工作链。加强12315申诉举报中心指挥调度功能,加强信息内部职能部门横向沟通,建立基层处理重大疑难申诉举报归口报核制。二是针对申投诉热点,加大侵权问题治理力度。以十大消费投诉热点和定期分析的投诉举报数据为线索,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动行业性治理。三是强化“四个平台”,健全消费维权服务机制。加大12315“六进”工作力度,全面开展市区县二级12315与企业直通互动,改进“12315开放日”活动形式,在社区、村镇、企业等建立“消费教育引导流动站”。四是拓展外部机制,延伸协作范围。健全与行业协会及市卫生、食药等有关行政部门的消费者申诉举报对接处置机制,继续巩固“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四市两区”和“二十二城市消费维权联盟”协作机制。
构建以相对集中执法办案模式为平台的大执法体系
今年将全面推开“一支队伍办案”的集中执法模式改革。明晰市局、分局、工商所事权划分,加强执法办案工作与12315平台、网格化系统和基层所网格监管的衔接,建立执法人员“集中调用、分散管理”调配模式,加强应急演练与执法培训。
今年将重点打击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突出违法违章行为。加强流通领域商品特别是食品质量监管,试行“一人核准”制的许可模式,推行按节令、时令特点安排食品安全检测模式,探索建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源头监测为重点、末端监测为补充的监测模式,积极推动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建立自检机制,强化监测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力度,节约执法资源。(郭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