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艰难谈判,将全球对于低碳经济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再到高校科研机构正在用实际行动对低碳经济做出自己的诠释。
“知识产权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市场和经济增长的空间。”
我国加速低碳技术研发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邹冀是我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技术转让方面谈判的专家。近日,邹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高能效方面的专利技术的应用上,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也就是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加工转换效率达到了45%,而我国只能达到35%。”我国政府对此已经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国务院从“十一五”规划初始的2006年起,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一目标相当于减少1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同时组织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同年9月8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郑重提出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并“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虽然在低碳经济领域中缺乏相当数量的核心技术,但是在邹冀列举的国内低碳技术专利布局中,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了我国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企业持有,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走低碳发展要进行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赵黛青表示,近年来国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已开始致力于低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开发。
以清洁煤技术为例,其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与碳捕获与封存(CCS)。中国华能集团从2004年开始提出并实践了“绿色煤电”计划,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其自主研发的“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打破了原本被国外一两家公司垄断的技术壁垒,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煤电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也帮助中国企业顺利攻克国外的专利壁垒,华能集团旗下的西安热工研究院与美国未来燃料公司正式签署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50兆瓦IGCC项目煤气化技术使用许可协议,这是我国该项技术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能源市场。
除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外,科研机构也在积极地研发可再生能源技术。赵黛青所在的中科院广州能研所,是国内从事清洁能源工程科学领域的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研究机构。目前,该所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余项,其中有70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并拥有80多件中国专利。
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形成主流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搞可再生能源,搞智能电网,这些在以前都不是我们的主流产业。”赵黛青对记者说道,“我们这些技术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即便现在我们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但自主创新一定是极为重要的,要推动我们的低碳技术成为主流产业。”
国家电网公司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化的工作在去年转入正轨。经过长时间的筹务,2009年1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在江宁奠基。这个项目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100亿元,是国内第一个以智能电网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为核心的科研产业基地。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将聚集优势科研资源,加大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力度,实现智能电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智能电网可以为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提供重要保障。据测算,若全国范围内智能电网建成,我国一年节约的煤炭将相当于现有发电用煤的一半,减排二氧化碳达4.8亿吨左右。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近年来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电动汽车为例,支撑汽车动力体系的核心是电池,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氢氧化镍性能世界领先,具备发展镍氢动力电池的资源,而我国企业利用这一原材料优势自主研发并掌握了镍氢电池专利技术,进而推动其实现产业化,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赵黛青在谈起知识产权与低碳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时深有感触,她说:“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在创造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专利技术的运用和产业化,要让知识产权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大家共赢,用技术带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