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发生的大地震使地震救援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一辆由四川设计师设计完成的“全地形突击救援车”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工业设计金奖。亲历过汶川大地震的设计师段胜峰表示,当初他和团队正是有感于汶川大地震灾后救援遇到的交通和医疗困难才决定进行这项设计的,为此他们经历了近两年的调查、测量和完善,希望这款救援车能尽快投入生产,活跃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全天候、全地形、号称抢险变形金刚
这是一款和变形金刚颇为相似的救援车,无视恶劣地形阻碍和天气状况,不仅可变成推土机、吊车、挖掘机,到达目的地后还能变成一个简易医院。这个简易医院能自动从两边迅速打开6个面积为114平方米的充气防水帐篷供伤员进行医治,能同时进行3台基本的手术,并装有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同时能开始震后的防疫消毒工作。车上同时配备发电机组和燃料维持电力供应,可以坚持工作到后续大部队跟进。
在参赛材料中对这款救援车的介绍是这样的:针对陆路交通毁坏情况下的救灾救援行动而设计的一款全天候、全地形、集抢险作业与人员救护为一体的新型救援车系统。
设计初衷源于汶川大地震
这款救援车的设计者是四川美院工业设计系的段胜峰主任及其团队。段胜峰一直专注于对交通工具方面的工业设计,作为四川美院的老师,他对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过程中的交通问题感触很深。
“汶川大地震给我震憾太大了,我看到地震现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挖掘救援,许多人从废墟中挖掘出来,无法立即得到抢救而失去生命。当时我就想,能否设计出一款无视交通障碍、融救援和救护为一体的全地形救援车?”
地震发生后第三天,段胜峰带领工业设计系同学全身心投入到全地形救援车项目的设计当中。他说,地震时,他正在上产品设计的课,马上让学生停下以前的计划,做一些与地震有关的产品设计。
近两年磨砺终获国家金奖
在设计过程中,段胜峰碰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现有的各项技术合理整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抢险救灾的实际工作需要。为了使救援车的设计更符合实际需求,段胜峰带着设计团队亲自去汶川大地震现场多次做实地调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获金奖时设计方案已经是第二代,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从第一代到第二代,花了近两年时间。
通过对国际上同行的了解,这款“全地形突击救援车”不仅是国内第一,也填补了国际上的一个空白。根据掌握的资料,全地形车只有美军有,主要是工兵用,而且不具备救护的功能。而段胜峰设计的这辆车很好地把救援和救护结合起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工业设计奖项的评委评价说:“这辆车在国际上很先进的,是国内第一辆全地形救援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救援救护方式。”
“我希望这辆车不仅仅在抗震救灾中使用,还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获全国金奖后,已有厂家对这款车表示出兴趣,但我更希望能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关注,由国家立项来开发这辆车。”段胜峰表示。
商报记者 刘妮丽
|人|物|简|介|
段胜峰:男, 1970年10月生于四川。于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任工业设计系系主任,兼任重庆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副教授职称。本人近年的主要学术成果共6项,分别包括省级精品课程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5篇、《风影——摩托车设计》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自助轻轨设计》获“世博想象”——2007上海美术大展优秀奖(无差别评奖)、“全地形突击救援车”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工业设计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