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驰名商标网讯)迁安市夏官营镇回新庄村马俊林热爱发明,痴迷农具改造,20年获得了17项国家专利。
俗话说:旱锄三遍增场雨。现在正值小麦返青期,去冬今春降水较少,麦田比较干旱。马俊林针对当前锄麦发明的耙锄派上了用场。
马俊林今年62岁。只有小学5年级文化的他,自从1991年发明第一把专利锄具燕翅锄以来,一发而不可收拾,20年痴迷于此,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老马的发明灵感来自于生活,凡是身边用到的遇到的农具、工具,他都要琢磨琢磨。在生产劳动中,马俊林发现在农村尚未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情况下,锄具仍是农民进行作物中耕必备的生产工具。传统锄具地旱时锄板不入土,地涝时极易粘土,不但费力,而且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农作物减产。针对这一情况,老马从锄入土角度,锄板的淬火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尝试、创新,最终发明了应用于花生、蔬菜、玉米、小麦、棉花等多种作物生产使用的专用锄具。由于锄具入土性能好、不粘土且省力耐磨,价格又便宜,所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老马爱发明就像着了魔。和他交谈,介绍起他的各种发明,老马的话就不断。由于文化低,老马这么多年来,从家里不多的收入中挤出钱来购买了《农作物栽培学》《锻造学》和《淬火知识》等书籍,边学习边研制。在后院内简陋的工作场地,各种工具齐全,从压板成型到淬火、抛光、焊接,每一项工具的使用,每一道工序,老马都是在实践中学、在摸索中积累经验。老伴儿成了他发明农具的第一位试用者和见证者,也让老伴儿从最初的反对者成了多年来的支持者。
20多年来,老马的锄具销售了十多万把,不仅销售到了唐山市、秦皇岛市各县(市、区),还远销到了辽宁、吉林等地。现在,老马已经与山东省一家专门生产农具的企业达成协议,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定点生产其专利锄具,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用上他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