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才的问题,还面临着创作的问题。“一部好的歌剧,有三四首真正好的咏叹调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一部音乐剧没有十几首、二十首好的音乐,是根本不行的。”人称“音乐剧教皇”的麦金托什曾这样说。但张宇相信,把能演出200场乃至500场甚至1000场的音乐剧做下来,若干年后我们的音乐剧演员、管理运营人员、技术人员就会在宝贵的实践中成长和完善起来。而且文化体制改革创造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的资本合作与资源配置重组的可能性,让我们可以像美国迪士尼、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样,放眼全国、放眼全球去选择和聘用创作、表演和管理人才。接下来,音乐剧的规模化生产要解决的是投融资体系的问题。“做一部音乐剧,我们和上海东方传媒集团、韩国CJ集团3家股东拿出自有资金就可以做,但要做三五部,做成系列并长期做下去,只有建立起百老汇式的音乐剧投融资模式和体系,才能让它顺利地进行下去。”张宇说。
音乐剧在中国三种形态并举
音乐剧已经风靡全球,一部《妈妈咪呀!》12年来就吸引了4500万名观众,但在中国音乐剧还处于规划和发展的初期。张宇认为,音乐剧应该是演出产业未来的一大趋势,他引述并认同上海同仁的论点,即这个过程需要分三步走,首先引进国外经典音乐剧,培育音乐剧市场、观众;第二步购买版权制作经典音乐剧中文版,通过制作、表演和运营经典剧目中文版,掌握生产流程、运营模式、培养自己的系统人才队伍,这是一个在许多国家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方式;第三步创作原创的本土音乐剧,并推动其走入国内外市场。
伴随着外来经典名剧的引进,近些年来我们自己创作的剧目也多了起来,比如《电影之歌》、《金沙》、《我为歌狂》、《蝶》、《冰山上的来客》、《赤道雨》等。“然而,原创剧目能收回成本的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做得越多赔得越多,这既是创作力量薄弱的体现,也多少反映了音乐剧市场与环境的不成熟。”一位业界人士说。
“事实上,即使是在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这样音乐剧产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的地方,原创剧目成功的比例依然很低,10部中能有2部盈利已经很不错了,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了音乐剧的高投资、高风险。中国在目前音乐剧产业链还不完整的情形下,不适合做很大型的原创音乐剧。中国音乐剧的出路是原创,但现在需要有人做小的音乐剧,培育市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说。
“创作剧目不同于引进剧目,不应该去刻意计划安排,更不能拔苗助长,国外成功的剧目往往不是安排和计划下的结果,而是由灵感和机遇浇灌而成的。”中国音乐剧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沈振翮认为,低成本、小制作是目前中国音乐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即使以后出现成功的原创音乐剧,也依然会对国外经典音乐剧进行引进,音乐剧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生存的三种形态会永远存在。”沈振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