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认为,如果在专利申请阶段就考虑专利转化的可能性及可行路径,那么在撰写专利时就会对专利的应用和实施有所侧重,这样会让专利更好卖,而不是等到“木已成舟”才想办法推销。
“因此,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整合及服务的综合化、高端化,也是知识产权商用化很重要的因素。”李小娟说。
专利生意怎么做?
既然谈专利的商用化,就一定要有商业模式。那么,适合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商业模式都有哪些呢?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专利代理人李丽在这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
据李丽介绍,北京集佳比较成功的做法主要是帮助企业进行专利价值的分析和评估,以及为企业做专利战略方面的服务。
比如,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数百项专利,但企业并不很清楚这些专利到底有什么用。于是,北京集佳就给企业做这些专利的分析和评估,包括进行专利的组合和管理等,帮助企业认清自己专利的价值。
另一种模式则是为企业做专利战略方面的服务。
比如,某企业和外商进行技术合作。按照合同约定,新开发出的产品要向外商交专利费。但企业认为,新开发出的产品是自己改进的技术,并非外商原来的技术。面对这种情况,北京集佳会围绕该企业改进的技术开展专利申请等工作,帮助企业进行专利布局,以在商业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但中国技术交易所技术交易服务中心高级经理贾燕琛认为,目前国内诉讼类专利需求的市场仍然较小,企业对于购买专利用作企业战略,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贾燕琛介绍说,在中技所举办的两场专利拍卖会上,她都发现某网络公司对此特别热衷,但却一项专利也没买。
她向该公司的专利负责人询问原因,该负责人称,每项拍卖的专利他们都认真看过,但他们公司认为,有诉讼需求时再买,一方面时间来得及,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比较诉讼和购买专利的支出哪个更为经济。
“显然,在购买专利用作企业战略方面,很多企业觉得为时尚早。因此,这种生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贾燕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