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11财年绩效和责任报告》,对2011财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报告显示,2011财年,美专商局共受理各类专利申请536,604件,较上年增长5.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04,089件,外观设计申请30,270件。专利授权总量(不含撤回量)由2010财年的233,127件增至244,430件。
2011财年,美专商局专利审查平均“一通”周期为28个月,略高于上一财年的25.7个月,未达到2011财年制定的23个月的战略目标。原因可能是美专商局开展“清理最早专利申请”(COPA)专项活动,集中清理在2011财年年初超过16个月尚未发出“一通”的申请。美专商局有信心在下一财年超额完成既定目标,继而实现在2015年前将所有新申请的平均“一通”周期控制在10个月以内的战略目标。
2011财年,美专商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398,667件(包括多类注册申请),同比增长8.1%。商标注册量由上一财年的164,330件增至177,661件。商标注册申请审查的平均“一通”周期较上年变化不大,为3.1个月。商标注册申请平均审查周期(不包括未决和双方诉讼)为10.5个月,与2010财年持平。
就财政预算和人员状况,报告显示,2011财年,美专商局财政预算总额为23.4亿美元,较2010财年增长8.2%。截至2011年9月30日,美专商局共有员工10,210人,其中专利审查员6,780人,商标审查员378人。
就深化专利审查工作共享,报告指出,美专商局近年一直在致力于通过开展“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等工作共享机制提高审查效率。工作共享已成为美专商局解决专利审查积压问题的重要手段。截至2011年9月30日,美专商局共与15个专利机构开展“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共受理项目请求7,900件,有望于2011年底前实现项目请求数量达8,000件的目标。
报告还特别指出,经过六年的多方努力,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美国发明法案》。该法案对美国近200年的专利制度进行了最大一次的变革。如将“先发明制”改为“发明人先申请制”、设定专利授权后重审程序等。该法案将帮助美专商局提升专利质量、减少专利审查积压、降低美国企业的专利费用、提高专利权的稳定性、提供更经济、简便的诉讼途径等,使美专商局向更加持久的资金模式(费用设定权)又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