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白长波于去年下半年加入可口可乐,此前的5年时间里,其在BP(英国石油)中国公司担任副总裁。
在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讯部门分别工作了20年及14年的两位负责人于今年二、三月份相继辞职。
这种相对密集的人事变动,是否影响到了可口可乐的危机公关能力?李志起认为,稳健的公司出现人员上的变化,也是很多危机爆发的征兆,在交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洞。
对于上述两位离开的公关部门高管,也有业内人士说,是因为他们新任的直属领导白长波和前任工作风格有差异,他们难以融合。
白长波对此解释称,离开是他们个人的选择,公司没有理由不同意。白长波不认为人事变动和此次“含氯水”事件有什么关联,他说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
鲁大卫将此次事件归结为没有坚持公司价值观,他说,“价值观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我们没有完全做到可口可乐公司126年来所贯彻坚持的这些经营原则。”
■ 对话
鲁大卫:管理不够好致处理不及时
称山西公司未坚持可口可乐126年来的原则
公司价值观,这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总裁鲁大卫一直强调的一个词汇。接受本报采访时,他对此作出了解释,称价值观对他们来讲很重要,核心是诚心协作和品质,而山西公司未坚持可口可乐126年来的经营原则。
个别人未做好本职工作
新京报:你对此事件公关整个处理过程有怎样的评价?
鲁大卫:要及时掌握全面的事实,公司当时第一反应是保证产品的安全,提供安全饮用的产品,之后报告可口可乐总部。对太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在太原也待了四五天,带队了解了当时的情况。省质监局进驻我们厂40人,待了四五天,做了完整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新的内容,有些事情在交流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由于我们管理上不够好,导致我们处理不够及时,所以我们这次处理得还是不够好。
新京报:以往可口可乐危机公关做得是比较及时,这次大家质疑比较多,有人直接说可口可乐对这次的危机处理让人大跌眼镜,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鲁大卫:一个公司是靠每个人遵守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和准则来进行的。这次个别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没有做好工作,违反了公司基本操作准则。甚至不配合质监局调查工作,这是我们严重的失误,这些是我们处理这次危机的背景。
给我信心的是虽然这次反应太慢,但是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还是发挥得很好。
公司价值观很重要
新京报:如果让你对这次危机公关打分的话,你会打多少?
鲁大卫:危机公关没有什么打分的概念,我觉得还是不够及时。
新京报:是不是没有达到可口可乐一贯的危机公关水平?
鲁大卫:我们不觉得危机处理是我们追求的优越的环节,包括内部员工对公司价值观等等是要不断完善的过程。
新京报:你一直强调的公司价值观是什么?
鲁大卫:我们一直在中国坚持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核心是诚心协作和品质,这是我们在全球206个国家长久的传统。最近很可惜在山西发生了这些事情,我们没有完全做到可口可乐公司126年来所贯彻坚持的这些经营原则。
新京报:在可口可乐全球市场看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这种危机?以前是怎样处理的?
鲁大卫:可口可乐公司126年在全世界206个国家都在经营,应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遇到的事情很多,外来的战争、海啸、地震,来自各种各样的危机都有,每年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危机,偶然由于个人的行为,不遵守公司的操作准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新京报记者 李静
4月17日
可口可乐否认出现过“含氯水”,称所谓内部员工爆料消息,是员工出于自己的私心断章取义,经查并不符实。
4月29日
承认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强调产品安全,回避召回、赔偿等问题。
5月4日
就含氯事件向公众致歉,并同意退货,将回收的产品及同批次库存产品销毁。
(编辑:ed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