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三精陷入异物门漩涡 4年7次被曝含异物未做回应(2)

时间:2012-05-30 16:10 金融品牌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口服液是从多种药物、成分复杂的配方中提取出来,在此过程中某些物质如蛋白质、肽类、多糖等很难溶在水中。一般来说,滋补类的口服液澄明度都不高,而且会随着周边环境与温度变化,部分口服液还会有类似淀粉等成分析出沉淀。因此,国家对中药口服液的规定标准中也允许有一定量的沉淀存在,但沉淀是否正常还是可以区分的。正常的沉淀会少量积在瓶底,轻轻摇晃后出现悬浮并均匀分散,如果出现了固体块状沉淀,很可能是液体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能继续服用。

另外,购买时,消费者要注意区分是口服液还是口服溶液,前者是中药制剂,后者属于西药范畴。口服液与口服溶液最大差别在于前者是中药,后者属于西药。“口服液”是指将中药材洗净、切片,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单支剂量口服液。其制作要经过浸提、净化、浓缩、分装、灭菌等过程,在生产和储藏期间有一定检测指标。而“口服溶液”是指可溶性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再制成口服的液体。

清者自清?

三精异物门自从被曝光后,距离现在已经两周有余,相信除了事件中的消费者刘先生之外,想必其他人早已将此事淡忘了。这可能就是三精制药选择沉默的原因。当企业出现负面信息时,一部分企业虽然嘴硬,坚称“无辜”,四处发声明为自己“辩护”,但态度至少是积极的,说明企业很重视自己苦心经营的口碑,爱惜羽毛。不过,也有一些企业在面对不利报道时,学鸵鸟,把自己隐藏在事件背后,三缄其口。当然,每个企业的危机公关不尽相同,没有孰优孰劣,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息事宁人便是公关成功。然而,面对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企业的沉默显然不是负责任的表现。假如三精的口服液果真如网上报道的那样多次出现异物,而且异物出现在以小朋友为消费主体的三精葡萄糖酸锌、酸钙口服液中,一旦异物被小朋友误服,后果不堪设想。假如三精口服液并没有上述诸多的异物门事件,那么面对这样不利于企业形象的“流言”,三精又为何不早早站出来为自己辩白呢。也许三精信奉“清者自清”。可是,在毒胶囊事件中,一些知名大药企也被牵涉其中,导致公众的信任跌至冰点。三精真的能让我们放心吗?相信消费者心中自有答案。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孔瑶瑶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