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制药的中药提取废弃物环保处理项目与之前的GAP种植基地、GMP中药提取基地共同形成了我国中药行业第一条零污染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这个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示范项目里,一力制药总共投资1.1亿元,这么高额的投资划算吗?让我们来替一力制药算一算这笔绿色循环经济账吧!
“种药-制药-药肥” 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力制药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紧紧围绕“绿色制药,环保药材”的核心来开展。一方面,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需要肥料,才能更好地确保中药材的健康成长,而肥料的购买,也是一力制药成本中不小的一笔数字。另一方面,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中药残渣,对环境也是污染。以一力制药年生产2万吨中药提取量计算,每年产生的药渣多达5至10万吨。仅垃圾运输费一项,就高达100万元。另外,对垃圾填埋场的大量占用、对抗污染的高技术处理要求和费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这次与台湾公司的高新技术合作,一力制药产业结构在悄然之间实现了调整和升级。开发的“药渣制备有机肥研究开发项目”,采用提取基地产生的药渣进行有机肥料的制备;产出的有机肥可以提供给公司现有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用;而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药材则供给提取基地使用。实现变废为宝,把中药行业同中药种植业有机结合,使药材种植——药材提取——有机肥制造之间形成一个绿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本绿色循环经济账
据了解,有机肥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总占地面积104亩,年处理提取废弃物15万吨,生产附属品有机肥基质15万吨。
以有机肥市场价格700元/吨计算,将一力制药带来30%以上的净利润,为国家创税的同时还可解决当地人口的就业问题。
绿色经济链的实行,不仅企业节约费用,创造效益,还将对本地区的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中药行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供一种实用模式。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一力制药看来,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保、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中央也高度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情况,要求各地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绿色有机肥概念已经成为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更是国际上绿色环保低碳概念中的重点热点。以打造国家“十二五”循环经济及资源节约示范项目为切入点,今后,一力制药将更加突出“零污染的绿色循环产业链”的核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构建新型中药产业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力制药的零污染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将以实际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中药行业的领军人物,真正打造出“绿色中药”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