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谷歌布局
移动支付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主要在于支付模式便捷,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推波助澜。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会达到1715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0%。
苹果和谷歌两大巨头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使得这个市场受到格外的关注。
在6月12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的iOS6系统内置了一项名为“Passbook”的新功能。该功能类似手机中的支付钱包,可以通过条码的形式为用户提供虚拟登机牌、餐厅优惠券、演唱会门票等,用户使用手机的Passbook可以替代传统的纸质优惠券。
本周,又有国外媒体报道,苹果下一代iPhone将会配备与电源管理组件直接相连的NFC芯片,通过该芯片和PassBook应用整合。目前苹果的iTunes商店已经捆绑了全球超过4亿个信用卡账户,分析认为,单凭这个资源,苹果将很容易打开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市场。
作为苹果的对手,谷歌曾在去年9月针对NFC功能的Android手机推出了“GoogleWallet”应用。但由于支持GoogleWallet技术的Android手机仅有5款,这款应用尚没有大面积被使用。
支付宝研究院专家陈达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趋势来看,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和支付必将飞速发展,但近场支付从孕育到成熟至少需2~3年,现在发展较好且相对为主流的远程支付,在未来2~3年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他认为,苹果欲借NFC和Passbook进军移动支付领域,这一模式长期来看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操作或许还存在难题。“虽然苹果已绑定了4亿张信用卡,但还需要在各大应用场景接入,在支付工具内嵌对账、信息流、物流、风控、安全等各种因素,需要渗透到整个产业链和每个应用,这些都需要积累和沉淀。”
此外,虽然各方都在加紧布局移动支付,但目前仍处在大规模投入阶段,并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
艾瑞资讯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师王维东向记者表示,移动支付还需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支付终端也需要向商家普及。目前看来,运营商、第三方支付、银联的盈利来源主要是手续费,但这个模式相对单一,未来可能会推出增值服务、营销推广等更加丰富的盈利方式。
(编辑:ed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