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比亚迪利润大跌降薪求生存 员工拟另谋出路(2)

时间:2012-07-03 08:52 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新能源之路

  即便新能源汽车发展拥有国家政策的鼓励,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自深圳5·26交通事故发生以来,比亚迪电动车e6的安全性就深受质疑,比亚迪的电池安全疑云至今也无法解开。目前官方还并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究竟什么是e6起火的真正原因还不得而知。

  近日,比亚迪内部人士对记者说,“调查结果公布时间应该会在7月初,但我们都认为调查结果的内容对比亚迪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据说调查内容并不是由于电池原因造成的。”

  即便最后解开疑云,对于比亚迪来说“掘金”新能源汽车之路也未必会一帆风顺,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即便国家有大量的政策鼓励,但是新能源汽车始终缺乏商业的动力。

  国家一再出台相应的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近日,国家有关部委又再次透露了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增加试点城市、提供税收优惠及财政资金成为重点。

  但这样的优惠并未能真正的打开市场。

  比亚迪销售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电动汽车我们一般都是按单生产。接单多,就多生产;订单少,就少生产。”截至目前,上半年纯电动汽车e6的产量为700辆,估计下半年的产量会为1000辆。

  另一方面,一直紧盯国际市场的比亚迪也并不如勾勒的图景那么美好。

  近日,德国媒体透露,2011年与比亚迪打算合作的德国电力巨头RWE公司声称,由于比亚迪公司汽车未能获取一项进入欧洲市场的许可证,因此将会取消与比亚迪公司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全面合作。

  接近RWE公司相关人员的马提亚(Matthias Krust)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方面并未做出更多的详细解释。

  比亚迪公司方面也未对此做出回应。

  而目前e6已通过美国市场各项认证及电池安全检测,预计在北美市场的售价在4万美元左右。

  但比亚迪美国公司副总裁倪宜东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其实要让电动轿车真正打开美国市场还是有一定难度。目前,在美国市场还是主要销售纯电动大巴K9为主。

  倪宜东进一步表示,其实现在新能源汽车不论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处于市场培育期。电动汽车技术的提高、充电设施的完善、标准的完善以及市场的接受能力都需要慢慢培育,并不能急于一时。

  其实,自进军汽车产业以来,比亚迪一直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立志以强大的电池技术、整车研发能力以及出色的产业整合能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

  依靠电池领域的技术背景,比亚迪研发出F3DM混合动力车、F6DM混合动力车、S6DM 混合动力车、e6纯电动轿车和K9纯电动公交车。

  一位比亚迪销售人员表示,“比亚迪现在铺的摊子太大了,而且投资还没有赢得市场的回应,所以比亚迪必须考虑调整路线,否则降薪或是裁员也就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编辑:editer)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