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聚焦中国慈善法制 直面卢美美事件”报告会举行(2)

时间:2012-10-18 14:13 中国新闻采编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慈善界著名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先生就慈善话题发表专业意见。他谈到中非希望工程的合理性,有些外国朋友经常对他说,你们中国的形象不太好,甚至不如以前,现在富了对工人也不好,低工资,也舍不得做慈善,怎么来扭转这种形象?中非希望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行动。他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要加入到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巨大循环中,就要担起国际责任,生意做到哪,慈善就应当做到哪。他对公众对慈善的合理质疑也表示理解,他说做慈善的人很容易遭受质疑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连热衷慈善的比尔盖茨和洛克菲勒家族都被怀疑过慈善动机,是不是为了避税?但王振耀呼吁合理与理性质疑。他赞同卢星宇关于本真慈善的观点。不要把中国的慈善当祭坛,上去了就下不来,做慈善的人也能有个性,也能过普通人的生活。

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作了总结发言。她说去年她们就曾经对中非希望工程作过一个全面的独立评估,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去年也看了工程所有的财务往来和支出,每一张发票的编号都登记下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非希望工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既合法也合理,工作做得非常严谨正规,是经得起推敲的,不存在腐败问题。金锦萍认为"卢美美事件"这次舆论风暴的是与非主要是聚焦在合理性的讨论上,她说,"如果说是要把中国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才能去关注世界上的贫困的需要救助的人,未免显得我们这个大国太小气了。"

她呼吁整个慈善界应该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去满足公众的质疑,重新赢回公众的支持。中非希望工程这次舆论风波,实际上是承担了整个民众对公益慈善界的一种责难。事实上卢星宇是代人受过,公众并不只是对卢星宇个人的质疑,实际上是凸现了中国民众对公权力和慈善公信力的质疑。

在研讨会最后,北京大学的学子们踊跃提问,积极参与互动,甚至一度出现了争抢提问话筒的现象,现场嘉宾都给予了耐心回答。有位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交换留学生女生原来从事社会工作,也希望参与到中非希望工程中来,她说"我们硕士一年级很多同学都来到这里,希望以后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其中来",卢星宇表示感谢和欢迎。

到场同学都获赠了由钱卫清律师撰写的《卢美美事件真相》和卢星宇撰写的《我是卢星宇,不是卢美美》两本书。活动结束后,依然有很多同学留下与嘉宾继续交流,久久不舍离去。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