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从政治献金分析思科在华为中兴事件幕后角色(2)

时间:2012-10-23 17:00 中国商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此外据媒体报道,美国会有73名议员持有思科的股票,这无疑是思科影响美国国会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opensecrets.org)也公开了61名持有思科股票的国会议员名单(图3)。

转播到腾讯微博

从政治献金分析思科在华为中兴事件幕后角色

图3:部分持有思科股票的国会议员名单(来源:Opensecret.org)

2012年4月初,思科CEO约翰·钱伯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华为是我们最大的长期威胁”,并暗示全球各国政府都认为思科是可信赖的。而思科发言人约翰·恩哈特(John Earnhardt ),也表示:“过去几年,或者说近18个月来,我们采取了更具竞争性的措施来反击惠普、华为以及Juniper等竞争对手。”

联想到“更具竞争力的措施”,再结合2010年、2011年思科的游说费用的走势,美国封杀华为中兴事件,也许就不再是单一的“国家安全”事件,思科在其中的作用和角色不言而喻。因此,如果说思科的自信,源于与美国政府及国会的“紧密关系”,那么不得不说,正是这种“特殊关系”和思科在中国业务领域的宽泛,才是中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注:本文的数据和材料主要来自美国政治政治捐献数据库(Opensecret.org),该网站主要跟踪、记录美国政界人士个人财产和竞选资金状况,是一家非盈利机构。)

附录一:思科声明全文译文:

致《华盛顿邮报》编辑:

上周四,《华盛顿邮报》刊发了题为 “US rivals lobby against Chinese firm”的文章。该文章暗指思科以国家安全为由参与游说国会进行对华为的审查;同时,文章还提及一份思科的市场营销文件,称该文件收集了全球范围内针对华为的观点及顾虑的相关报道。该文章称“国会山三个不同国会办公室的高级工作人员都表示, 一些美国高科技公司曾向国会游说,用与思科相似的措辞,要求增强对华为的审查”。

文中暗指思科以国家安全为由参与游说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以及提及的市场营销文件的分发和其内容用于游说美国国会均不属实。依照该情报委员会要求,我们向其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关2003至2004年思科与华为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公开信息, 思科在该事件中的参与仅限于此。

思科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提供互联网路由和交换设备,使数以亿计的用户接入全球互联网。正如与其他竞争对手一样,我们在市场上与华为展开激烈竞争,《华盛顿邮报》针对思科游说行为的报道是误导性的。

附录二:

近年美国调查华为中兴大事记

2011年初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在主席Mike Rogers(罗杰斯)率领下对华为中兴进行了初步调查。

2011年11月3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Mike Rogers(罗杰斯)发表了《Foreign Spies Stealing US Economic Secrets in Cyberspace》(外国间谍在网络空间窃取美国经济机密)报告。指责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

2011年11月7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启动对中国电信公司的全面调查。

2012年2月、4月、5月

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委员会(HPSCI)来华调查。

2012年4月

《网络情报共享与保护法》(Cyber Intelligence Sharing and Protection Act of 2011,简称CISPA)在美国众议院通过。

2012年6月13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Mike Rogers(罗杰斯)和高级成员Dutch Ruppersberger(多奇·拉斯伯格)到中国访问,在华为、中兴展开实地调查。

2012年9月6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华为中兴调查听证会。华为中兴公司代表出席。

2012年9月12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华为中兴调查听证会。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中兴高级副总裁朱进云出席。

2012年10月8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针对华为中兴的报告《Investigative Report on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Posed by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Huawei and ZTE》(《由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带来的美国国家安全问题》报告)。

2012年10月10日

加拿大对华为公司启用国家安全特例条款,对华为展开调查。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准备启动对华为中兴的第二波调查。

2012年10月12日

英国议会情报和安全监管部门展开对华为的调查,理由是华为的通信基础设施可能给英国带来潜在安全威胁。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