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循环要想实现,关键就在于高投资和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以推动生产成本和价格快速降低,从而抢在化石能源行情大幅度下跌之前建立对化石能源的可持续的价格竞争力。回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前后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命运变迁,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一点对光伏产业何其重要。
容纳光伏 进一步扩大的良性循环。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前期,水力、核电、煤炭等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取得长足进展:二战时期苦于油源匮乏的德国开发的煤炭液化技术在战后长期被束之高阁,那时又被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并一度大放异彩;巴西大规模推行酒精燃料汽车计划;哈默的西方石油容纳光伏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竟然投入巨资在中国开发安太堡煤矿……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1973年~1974年和1979年~1980年的两轮油价暴涨。用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制成品衡量,1974年石油实际价格上涨将近3倍之多,以至于西方经济学者将欧佩克主导的这两轮大幅度提高油价称为“世界历史上垄断力量的最大胜利”、“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人为大提价”。然而,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实际油价显著下跌,很多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长期遭遇冷场,直至新世纪这一轮初级产品牛市才再度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