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财富>500强于中国:"大"还是"强"? 民企才是希望

时间:2010-03-22 19:32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美国《财富》杂志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球500强公司名单,共有22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在中国内地的上榜企业中,中石化由31位升至23位,稳居中国企业之首;国家电网公司,从40位升到32位;中石油从46位升到39位。 一个企业到何种程度,就可以称为强?在我看来,“强企”至少需具备以下几种因素:持续且上乘的盈利能力、通过竞争取得行业领先地位、核心竞争优势、精简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强大的创新能力、健全的规章制度、抗风险能力、国际化水平和品牌知名度。按照这些标准,这22家上榜“500强名单”的中国企业,能够称得上“强”的又有几家呢? 先看中石化。中石化的垄断地位毋庸置疑,但就是在垄断优势下,它的炼油业务在2005年还是巨亏79.26亿元,中石化方面的辩解是“政策性亏损无法避免”,但他们绝口不提中央财政一次性补贴100亿元的“政策性优惠”。试问一下: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有哪个不面临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呢?除了中石化,又有谁能获得中央财政100亿元的大红包呢?没有成熟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假如连风险因素都没有考虑到经营管理中去,中石化的“强”又从何说起? 再来看看国家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7214亿元,增长21.4%;实现利润总额143.9亿元,增长44.9%。同时,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负债7344.7亿元,100多亿元的利润总额对7000多亿元的负债总额而言又算得了什么呢?国家电网公司11115.4亿元的庞大资产,却只创造了143.9亿元的利润,总资产报酬率只有2.63%,人均利润只有1.1万元。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存在着严重的冗员现象,冗员就意味着工作效率的低下和工资成本的高涨。这样的国家电网公司,又怎敢言“强”?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在“500强名单”上榜的四大国有银行。四大国有银行近年来大案要案频发、损失惨重:2005年查处的建设银行吉林分行朝阳支行金融诈骗案,案值32844万元;2005年查处的北京“中国银行—森豪公寓”骗贷大案,涉案金额高达6.4亿元;2005年4月20日查处的,工商银行海南分行“李家祥受贿案”,李家祥受贿275万元,造成国家财产损失4亿多元;2004年审计署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审计后发现,农行腐败、违规金额高达65亿美元……四大国有银行,无一幸免。制度不健全,监管存在漏洞、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四大国有银行,可以算“强”么?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鸿海精密、和记黄埔等几家民营企业,或许,这些依靠过硬实力、经过市场搏杀脱颖而出的民营企业,才是我们企业界未来的希望所在。“500大”与“500强”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一步,往往就是最难走的一步。中国企业如何从“大”走向“强”,现在该是我们冷静下来认真思索的时候了。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