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北京6家老字号取“洋名” “拼音+产品+年代”

时间:2010-03-22 19:50 新华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在全球25万多名翻译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下,经过4个多月的遴选,全聚德、吴裕泰、同仁堂、瑞蚨祥、荣宝斋、王致和6家北京老字号有了新“洋名”。“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8日进入第二季,期待更多的参与者。   据活动主办方、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传神翻译机构负责人介绍,“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翻译活动2007年8月启动,北京地区50余家老字号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征集“洋名”;收到全球25万多名翻译志愿者提交的翻译作品25万余份,其中来自海外的翻译作品约占总数的20%。   经过初评和复评的严格筛选,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王立弟、中科院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李亚舒、民俗学家赵书等翻译专家及民俗专家组成终评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讨论和修改,最终给6家老字号取了新“洋名”。   这些新“洋名”是:全聚德-Quanjude PekingRoastDuck-Since1864;吴裕泰-Wuyutai TeaShop-Since1887;同仁堂-Tongrentang ChineseMedicine-Since1669;瑞蚨祥-Ruiruxiang Silk-Since1862;荣宝斋-Rongbaozhai ArtGallery-Since1672;王致和-Wangzhihe GourmetFood-Since1669。   王立弟说,这次老字号的新“洋名”有三种情况:“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产品特性+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产品店铺+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名称拼音+经营产品+起始年代”。老字号企业可根据特色选择其一,保持了老字号原有品牌,又推介了产品、铺面,而用公元纪年突出了老字号悠久的历史。相对统一的翻译标准,使今后中华老字号的翻译趋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新“洋名”得到老字号企业的一致认可,将被制作成金字招牌,今年3月启用。全聚德集团副总经理施炳丰表示,公司将考虑注册和推广这一“洋名”。   主办方称,除首批公布的6家老字号企业外,还有数十家老字号需要翻译,希望全球志愿者踊跃参与“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公益活动第二季。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