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限塑”难 难在哪

时间:2010-03-22 19:51 浙江在线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浙江在线记者 周娜 叶海 实习生 陈娜 6月1日发自杭州    屏风街农贸市场管理员黄金玉今天很头痛,从农贸市场早晨开门营业到中午,服务窗口卖出了200多只环保塑料袋,但她与市民吵架就吵了好几回;在杭州开小店的程老板也很感到有些无耐,“我们哪敢向上帝收塑料袋的钱?”……    “限塑令”的实施,本该是市民多用环保袋,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景象。然而,“限塑令”实施的第一日,杭州商品零售市场上,显现却是“限塑”的举步维艰。    我们发现, “限塑”太难,难在市民不理解;“限塑”实施无力,有关部门的执行力度太弱。    “限塑”难在市民不理解    管理员上午吵架就吵了好几回    上午8时,杭州农贸市场里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走进屏风街农贸市场,记者发现,市民们手中的塑料袋少了,多是一个袋子套了不同的菜。而有些市民则是拎着自己带来的环保袋,细心地将买来的各种菜放进袋里。售卖蔬菜的王阿姨告诉记者,他们今天已停止向市民提供塑料袋,市民要用塑料袋,就得到服务窗口买。    在屏风街农贸市场,服务窗口另辟了一个环保购物袋的售卖点,一张公示牌除了鼓励大家共同减少白色污染外,还标识了环保购物袋的售价:大的2角,小的1角。    屏风街农贸市场管理员黄金玉大致算了算,今天卖出的袋子有200多只,但她与市民吵架却吵了好几回。黄金玉告诉记者,许多市民不了解这一政策,到摊位上买菜,商贩不能提供,于是只能到售卖窗口买袋子。但大多数人的怨言不是嫌太贵,就是误认为“菜市场赚钱的手段又多了一个,连塑料袋都有收钱。”    黄金玉一再地向市民解释,有着不满情绪的市民仍然接二连三。    市民反应:买环保塑料袋多了一项开支    “以后再也没有免费的塑料袋可用了。”这是杭州大多数市民的反应。在屏风街农贸市场,家住胭脂新村的20来岁的崔小姐一口气从“购物袋”窗口买了5个环保塑料袋。崔小姐告诉记者,她平时也经常到市场里买菜,可是“限塑”却让她感到很麻烦。“我又不是家庭主妇,不可能老是拎着一个环保袋到市场里来吧。”    胭脂新村的魏大妈算了笔账说,一天买10块钱的蔬菜,就要多付1块钱塑料袋的钱。 “要买环保塑料袋,意味着在买菜时又多了一项开支。”魏大妈不太情愿地说。    店主:我们哪敢向“上帝”收袋子钱?    从记者今天走访的情况看来,大商场、大超市的“限塑”实施较好,但一些私营小店情况却并不乐观。    在一家私营的小型超市里,一位进超市买了冰棍和牛奶,“嗯,老板帮忙装一下吧。”老板也没向顾客提出塑料袋收费的事,像往常一样装好商品递给了他。    “我们这种小店,给塑料袋哪敢收钱!”小超市的程老板说。“限塑”的实施,他有些无奈。“顾客很难接受塑料袋的有偿使用,有些顾客还会多要去几个做垃圾袋,作为商家来说一般也会给的,顾客就是上帝啊!”    水果店的杨老板也有自己的说法,“要是顾客过来我这里只买块一两块的水果,还要再额外买个2块钱的环保袋,谁愿意来我这买啊?”    执行太弱致“限塑”无力    一些市场还在提供塑料袋    凤起农贸市场一家位于杭州市建国路和凤起路交叉口的杭城较大的一家农贸市场,但当记者走进农贸市场时发现,每个摊位上的塑料袋依然与往常一样摆放着。而在市场服务窗口,尽管有售卖塑料袋的提示,却无人问津。    家住东园的李先生提着各种菜向迎面走来,记者数了数,至少有6、7个。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些袋子并不是他买来的环保塑料袋,都是商贩给的。    记者向售卖蔬菜的郑大妈询问,她似乎对摊位上提供给顾客的一堆红色塑料袋不以为然,并非常直接地告诉记者,这些袋子是昨天没用完的。    环北小商品市场,上千个店铺在此营业,可是记者在这里转悠了一圈后发现,不仅未在小商品市场的醒目处看到“限塑”的提示,同时在每一个摊位,塑料袋照样在一笔笔交易后被提供。卖饰品的王先生说,他们从来没有接到要限制使用塑料袋的通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而在环北小商品市场门口,街头的小商贩担着大筐的水果在街上售卖,无一例外地在筐边挂了塑料袋。“限塑”,似乎不管他们的事儿。    商家建议:支持“限塑”要循序渐进    许多店主在接受记者采访后都有这样的共识:“限塑”要一步一步实施,培养市民和商家有偿使用塑料袋共同保护环境的意识。    水果店老板杨志新提出,现在的环保袋一是价格太高,二是有也不方便,“本来买东西是很随性的举动,如果今天要下班回家路上买菜的话早上就得带着袋子出门了。”他还说,像肉之类的东西装了袋子后会留下股味道又很难清洗,所以他认为,除非政府免费提供环保袋,要不然实施起来真的很困难。    有关部门:“限塑”需磨合违反规定的要处罚    杭州市贸易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孙继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限塑”,意味着市民买商品不再有免费的塑料袋了。市民不愿意买单,而商家也不愿为一桩生意去计较几分几毛钱。这是“限塑”实施的难度。他认为,今天是“限塑”的第一天,许多产家的环保塑料袋生产正在进行,而市民接受有偿使用塑料袋也需要过程,还需要不断地磨合。    接下来,杭州市贸易局将将会同杭州、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对杭州商品零售点进行检查,发现有违反“限塑令”的单位,将对其进行罚款,罚款的最高额度达1万元。(责任编辑 依然)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