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浙江余杭:品牌建设竖起农产品“金字招牌”

时间:2010-03-22 19:54 科技日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杭州市余杭区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竖起了农产品的“金字招牌”。目前,余杭区拥有农产品中国名牌1只,中国驰名商标3件;浙江省名牌、著名商标15只;国家级绿色食品240只、无公害产品50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6个,分别位居浙江省、杭州市第一。   6月上旬,余杭区开展了新一轮农产品创品牌活动。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殷英说“在‘十一五’期间,余杭全区培育优势农产品商标将达50个,引导优势农产品申请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2个以上,优势农产品商标品牌经济总量上升到4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政府助力打造品牌   余杭区地处杭州市郊,作为沪杭等周边城市的菜园子和果园子,全区有茶叶、水产、水果等农业产业,但前几年,消费者的认同度、美誉度并不高——因为没有品牌。2002年,余杭区强势启动了品牌经济战略工程,建立扶持品牌的政策体系,鼓励农产品争创品牌,对获得国家、省、市名牌称号的单位实行重奖,凡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获得“中国名牌”的,政府奖励企业100万元。   传统的大宗农产品茶叶是率先启动品牌建设的行业之一。余杭紧邻杭州,但“径山茶”另辟蹊径,不“傍”龙井,自创品牌。工商部门积极指导径山茶业协会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打响独立品牌。2003年2月,“径山茶”成功注册为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填补了杭州地区无证明商标的空白。由此,“径山茶”身价倍增,价格要比散装同质茶叶高出1至1.5倍。2007年,径山茶生产基地面积3.05万亩,年产茶叶810吨,产值2.1亿元,已成为余杭周边山区茶农增收致富的一棵“摇钱树”。“径山茶”知名度一响,与其有关的旅游、文化等产业也热了起来。据统计,全区现有与“径山茶”有关的休闲观光点20个,旅游创收2亿元。   一个品牌激活一个产业,品牌的示范作用也是余杭农产品崛起的原因之一。“超山蜜饯”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占了全国50%%的销量。但在2006年,检测出部分产品防腐剂严重超标,祖传的瓮瓮缸缸腌制法突然成了蜜饯发展的绊脚石,怎么办?余杭区在对蜜饯进行全行业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迅速与浙江大学深入合作,研制蜜饯生产新工艺。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一项蜜饯真空渗透新工艺亮相。新工艺将制作过程从20多天缩短到几个小时,没有发酵,既避免了使用防腐剂,也提高了生产效率。超山蜜饯防腐剂超标的“顽疾”,药到病除。抽查结果表明,现在大家能放心地享受“甜蜜”了。   创品牌靠“团体”力量取胜   创品牌靠“团体”力量取胜,这是余杭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要诀。塘栖是我国四大枇杷产地之一,刚刚成功注册“塘栖枇杷”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塘栖枇杷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牌、包装、标准、监督四统一,以保护该品牌的声誉。合作社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保证了枇杷品质。合作社还通过召开枇杷节、品评大会、民俗活动等推广塘栖枇杷,放大品牌效应。现在塘栖枇杷与其他枇杷相比,“身价”大涨,有的相差达3倍多。据当地果农介绍,仅塘栖枇杷花每年就能带来8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余杭的“本牌”鳖是浙江省首个集体商标,本牌中华鳖管理协会把分散的养殖户联为一体,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化进程。该协会有会员257名,养殖面积达到11160亩。现在余杭甲鱼年产量已逾11000吨,占浙江全省甲鱼总产量的1/7,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甲鱼集中产区。品牌甲鱼,“孵”出了一大批百万富翁。(责任编辑 依然)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