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商业逻辑排斥社交网络(2)

时间:2011-04-20 15:35 21世纪商业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谷歌

在创立谷歌之初,佩吉和布林为搜索引擎所做的一个基础性决定是:让谷歌的搜索结果完全按照计算机的结果排列,禁止任何人工编辑行为。当算法还不够成熟或者数据样本不够多时,搜索结果往往容易出现一些明显的纰漏,此时,很多搜索引擎公司都会采用人工编辑的方法对搜索结果进行干预,比如手动将某一结果提前或者列后,甚至删除。

而谷歌则坚信如果搜索结果不够好,这并非结构性问题,输入谷歌的信息越多,它的智能就越高,只要能够不断优化算法和获得更多数据,最终都能够通过计算机来获得最好的答案。这一原则曾经屡次经受严峻考验,比如在2004年,在谷歌搜索“Jew”(犹太人)这个词时,一个排犹网站便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顶端,同为犹太人的佩吉和布林收到不少来自亲朋好友的邮件希望他们从搜索结果中撤下这一网站,但他们最终仍然决定诉诸于算法的优化而非人工干预。布林表示,“我们不会让任何个人观点来影响搜索结果,”而摒除人类偏见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最终决定权交给算法,而且是完全彻底、不打折扣地。

其实早在社交网络热潮兴起之前,对于算法是否需要人工来弥补,雅虎等依托人工分类的网站就指出人力具有算法难以替代的作用,尽管在搜索引擎的竞争中,雅虎已经败给了谷歌,但社交网络的兴起让算法与人工之争再度白热化,越来越多人同意,人的判断力能够对纯粹的计算机算法有所弥补和替代。

Facebook正在讲述的是一个社交将在一定意义上取代搜索的故事。比如以前那些用谷歌来搜索手机特性做出购买选择的人,今天会通过社交网站询问好友“我该买哪款手机”,或者直接向一位电子消费达人询问“安卓操作系统有什么优点”。而典型的谷歌人十分排斥这种想法,谷歌首席工程师阿米特.辛格(AmitSinghal)就表示,社交推荐的方式很容易被人为操纵,并且,当人们希望做一些严肃的决策时,朋友的意见仅仅是“有趣的”,而并非一定是“有价值的”,因此,社交信息只是一个“小信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