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谷歌是为了帮助孤立的用户查询信息而建立的,同时,由算法导致的结果无须以任何人工介入的方式进行调整、编辑甚至触碰,采用社交取向的方法来寻找信息,不符合谷歌的传统精神,说得更严重一点,让一群人来代替计算机进行推荐,这对于谷歌所推崇的算法来说是一种“亵渎”。
谷歌的搜索方式借助数学模型,不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它提供的广告是由搜索内容决定的。谷歌的这种方式让它在与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竞争中,长期来说会获取经济效益上的优势,因为后者向广告商提供的是接近具体用户目标的机会,而谷歌出售给广告商的只是接触用户视为个人敏感信息的机会,两者无法互相替代。
社交只是一个影响因素,或者说导致算法有所改变的一个参数,这种观点是谷歌对于社交的基本看法。按照这一思路,谷歌将根据社交趋势对搜索引擎的算法做出调整,在一些产品中融入更多社交因子,比如在结果中对于跟搜索者朋友相联系的信息给予更优先的排序等。谷歌资深副总裁玛丽莎.梅耶对此表示,谷歌并不需要发动二次革命,只需要一堆小规模业务更新就够了。
但那些离开谷歌投奔Facebook的员工用他们的离去表明,他们并不这么认为。而谷歌所珍视的数据信息也在传递出同样的信息:12年来,在线搜索数量第一次出现下降的趋势。
那么,谷歌的商业成功将有赖于它在搜索领域的持续领先吗?从谷歌的现有业务来说,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用谷歌发言人戴维.克莱恩对这一问题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说就是:“我们确实是做搜索的,但我们保留以我们想要的任何方式来定义搜索的权利。”这一回答绝非圆滑的公关说辞,它非常精确地勾画了谷歌的业务范围。
理性主义是谷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起了强大的公司基业,再热的社交网站潮流也不足以让它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所需要的只是理性地认识理性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哪怕只是把这作为一种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