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驰名商标网讯)2010年3月11日,中国土地市场网刊发消息称,北京、上海等9个省(市)的18宗闲置土地被处置,其中华润置地旗下门头沟地王被罚3亿元。仅2010年,华润置地因闲置土地,就被曝光了3次。华润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调查发现,华润在杭州、武汉等地仍有多块土地闲置。
华润为何屡触监管红线?公司2010年业绩报告公布的数据或许可以解释其中原因。去年,华润置地的毛利由前一年的59.76亿港元猛增至101.52亿港元,公司的住宅业务毛利率由上一年的34.1%上涨至去年的39.4%,这一毛利水平,是其2004年的3倍多。
华润置地毛利的增长不仅因为闲置土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华润置地在上海、北京的在售楼盘调查发现,与同区域同规模的项目相比,华润的销售速度明显缓慢许多……
上海华润置地旗下的旗舰楼盘——上海滩花园是华润在售的“骨灰级”楼盘。早在2004年,上海滩花园一期就开始建设,并在2006年完成了二期(外滩九里苑)的动拆迁工作。
但截至目前,一期的上海滩花园仍有1900平方米未销售,二期有13000多平方米的可售面积,并有6万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未上市销售。
2005年年报显示,上海滩花园的售价仅为18458元/平方米,而2010年的业绩公告显示,上海滩花园的销售均价已经达到96325元/平方米。5年的销售周期中,上海滩花园售价涨了4倍。
类似的还有华润置地上海另一高端项目——华润橡树湾。该项目最近销售的一批公寓房源的参考价格区间被调高至61900至73000元,是2008年刚开盘时的网上参考价23000元/平方米的近3倍。而该项目在土地出让时就规定开发房源70%户型必须小于90平方米,但目前项目推出销售的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已占到总规划开发量的40%以上,且还有将两套小户型合并成大户型的“变通”现象存在。
销售速度堪比汤臣一品
早在2004年,上海滩花园就已作为华润置地的主要开发项目出现在华润年报里,一期的可销售面积达85998平方米,二期的可销售面积高达1023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高达18.97万平方米。当时,一二期项目的预计竣工时间都是在2007年。
但华润置地2010年销售业绩公告却显示,上海滩花园在近6年时间里,仅开发销售了10.37万平方米,平均每年仅销售1.73万平方米,而去年甚至仅销售了5287平方米。
中房信对上海滩花园的销售数据监测显示,2005年上海滩花园一期首次开盘时的销售总量,仅占整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的16.7%。在长达66个月的销售期内,有38个月销售套数为个位数,部分月份甚至零成交。即便是在上海楼市最火的2009年7月、8月和10月,以及去年豪宅销售最火爆的8月、9月、12月和今年1月,上海滩花园的销售套数也仅维持在个位数。
网上房地产显示,这一销售速度比周边同规模同等类型的其他楼盘明显缓慢许多。如拥有6.6万平方米住宅面积的金外滩花园2004年首次开盘,就在11月、12月销售了住宅总开发面积的近60%,剩余的在2007年再次推出后不到一年就全部售完;于2005年6月开盘的同区域楼盘——长峰馨园,尽管截至目前仍有52套住宅未销售,但2005年开盘时所销售的套数,已达到楼盘总住宅套数的25%以上。
销售速度缓慢与上海滩花园采用少量、多批的开发销售策略有很大关系。
总开发面积近8万多平方米的金外滩花园总共只领了两次预售许可证,其中2004年第一次领取预售许可证时,预售面积就占整个项目的大部分;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长峰馨园仅于2005年和2008年两次领取预售许可证,第一次申请预售的面积就达到7万多平方米。
而上海滩花园一期申请预售许可证的次数多达6次,除了2005年第一次开盘申请销售的面积接近3万平方米外,其余申请销售的面积都不足3万平方米,2007年3月申请销售的那一批住宅面积甚至只有10000平方米出头,总共才77套。
根据中房信的统计,类似上海滩花园这样销售周期长、多个月份销售套数停留在个位数或者零销售的楼盘,仅汤臣一品和上海紫园等少数高端楼盘。
缓慢销售带来高利润
上海滩花园选择少量多批的销售策略,对开发商有什么好处呢?从上海网上房地产的参考价格变动可以看出背后的玄机。
上海滩花园开盘时的网上参考价为19000~20500元/平方米,待2007年7月再推出新的房源销售时,网上参考价已经变动为30000元/平方米,即使是在2008年的楼市冬天,上海滩花园洋房的网上参考价格仍高至40000~60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