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作品(骏马图):
记者苏晓琪:于老师画了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作品,每个人物动作神态都不一样,有面目狰狞,有威凛武豪,请问这些都是怎样构成的?是搜集资料还是凭空想象的?
画家于雁宾:《中国百将图》是我近年创作的作品,之前还有《水浒英雄画卷》、后来还有《钟馗系列》、《骏马系列》等。
《中国百将图》制作非常不容易。我曾经有过现役军人的履历,在吉林省公安厅边防局政治部工作,对中国历代将帅有着特殊的崇拜情结。缺少英雄的时代,我选择了绘画英雄,自然地联想到制作《中国百将图》。中国百将能够激荡中华的尚武精神,中国百将能够振奋民族气节,中国百将能够体现英雄品质,中国百将能够树立楷模。这是制作《中国百将图》的初衷。
大学时代就认真学习过中国古代史、中国战争史,中国有名将帅不能说了如指掌,也能如数家珍。但是在创作时,我还是认真查阅了这些将帅当时的时代背景、国别特点、战争环境、性格特征、面貌特点、参战年龄等相关资料。我曾经阅读过《中国历代服饰研究》、《中国古代器物图典》,为人物的衣饰、兵器、环境的刻划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大的框架准备之后,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创作。
战争是残酷的,这些将帅都是指挥几万甚至几十万兵马的统领,威严、刚毅是他们的日常面貌,果敢、智慧是他们的指挥风格。在形象区分上,我力争在故事情节、性格特征、面貌特点、参战年龄上予以区别。如廉颇、韩擒虎、杨业等都是白发将军,我画出的廉颇体型高大,负荆请罪时一脸悔恨;韩擒虎勇猛凶悍;杨业则勇武中参夹儒雅。武将留须,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这为描绘性格特征平添了诸多困难,很多人物面貌特征很难区划。田单、张飞、樊哙等都是连腮胡须,区分困难。我画的田单,胡须略少,指挥兵士巧布火牛阵,透出几分聪颖;张飞骑马掠阵,我强化了怒眼圆睁,方嘴大吼,张扬马上英雄的雄姿;而画樊哙则是强调动作,虎头盾与樊哙脸互相辉映,劈刺剑与大跨步相互协调,背景画出军帐飘飞的布角。这样,三员虎将就十分容易地区分开来,绝不混淆。
艺术的价值在于绘画出的人物要是“这一个”,我在英雄造型上力避雷同,用了很大功夫。铠甲是武将的必备。查阅史料,历代铠甲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一个朝代的铠甲甚至几十年、上百年大致相同,这与当时的物质水平紧密相联。我力争画出铠甲的朝代特征。画金兀术时,我画出的铠甲边戴兽毛,强调北方特征。画出的关羽铠甲边饰华丽,注重搭配英雄仪容。
记者苏晓琪:于老师发表了这么多的作品,请问老师您更擅长于文学创作还是绘画创作呢?文字与绘画哪样更能抒发老师的情感?
画家于雁宾:文学创作、绘画创作都是我精神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与绘画也是我的艺术生涯不可或缺的双翼。时有侧重,与工作时段、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作为高级记者,我必须撰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引导舆论导向,反映社会生活;作为人物画家,我也必须画出有品位的画作,表现艺术特质,作用社会民众。文字与绘画力争都能更好地抒发个人的情感。
记者苏晓琪:于老师您先后有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散文、文艺评论、影视剧评论等作品问世,包括绘画作品在内,在这些作品中哪一部对您来说比较特别?譬如在创作过程中有令您印象深刻的经历。
画家于雁宾:我曾经创作发表中篇小说《金脉》,后来改编成电影在全国公映。在改编过程中,当时的长影副厂长张笑天非常重视,给我提出几条改编意见。使我更加认识到了我塑造的英雄人物的难能可贵。八人采金班的各色人等闪现出来的东北边民那种勇敢、智慧、忠诚、义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典型性格特征。清朝政府的卖国殃民行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警世钟和耻辱铭。人要有是非观,小到做人做事的细微末节,大到宏观世界的信仰理念,都要有所尊崇。这样,才能不虚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