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笑傲斑斓虎 环宇遍行锦绣龙--专访《中国百将图》画家于雁宾

时间:2011-06-09 10:21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于雁宾老师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讯(记者苏晓琪)于雁宾,男,1956年生人,长春市人。吉林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艺阅评小组专家。

    在报社工作期间,于雁宾先后有中、短篇小说《月有圆缺》、《雪夜游魂》、《及时雨》、《铁血信王碑》、《秦淮名妓董小宛》、《血染黄金图》、《贞节牌坊外的女人们》和报告文学《星座之魂》、《根系这片热土》以及大量散文、文艺评论、影视剧评论等作品问世。

  1991年7月,于雁宾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命夺黄金图》,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片在全国各地公开上映,很有上座率。

  1987年以后他先后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林省电影家协会,有关创作事迹被收入了《中国中青年作家名典》、《海内外华人作家传略》等书籍。

  2002年,于雁宾的中篇小说集《金脉》出版,得到文学界的广泛好评。

  2010年5月,吉林省委宣传部为进一步促进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成立吉林省文艺阅评小组,张笑天、郝国忱、张未民、于雁宾等13位作家、评论家被聘为吉林省文艺阅评小组专家。

  近些年来,于雁宾致力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关羽、岳飞、钟馗等英雄形象耀人眼目,长卷《中国百将图》、《水浒英雄画卷》令人震撼。许多网站发表和转载了他的众多作品,创作成绩引人注目。(于雁宾个人简介http://yuyanbin.china9986.com


  采访者: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记者苏晓琪


  受访者:著名画家于雁宾


  记者苏晓琪:于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的专访。据我所知,老师就读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在校期间就发表了多篇论文,现在是一位作家、文艺评论家、诗人,1991年电影文学剧本《命夺黄金图》更被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请问老师的文学造诣是怎样练就的呢?


  画家于雁宾:也感谢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对我的关注和专访。说起文艺,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我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就阅读和背诵过很多唐诗宋词,自今还记忆深刻。文革期间我上中学,学校经常停课,我又有机会阅读过很多中外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岩》、《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红与黑》等,正是青少年时代,给我留下的记忆非常深刻,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当年发疯式阅读时的情景,那是充满好奇、惊喜、震撼、感动的阅读的黄金时期啊!可以说,阅读是我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我的骨子里充盈着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成为我的青少年时期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中学还没有毕业,我就按捺不住文艺创作的冲动,先后有不少诗歌、小说在刊物上发表,成为“小作家”、“小诗人”。在东北师大中文系学习期间,我又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加之通过对诗歌、小说诸多文体的研究,文艺创作的激情更加热切,先后有小说《草民》、《雪夜游魂》、论文《浅谈李贺诗歌“理与辞”》等多篇在刊物上发表。大学毕业后,我在《吉林日报》工作,有幸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文艺创作更加频繁,中篇小说《贞节牌坊外的女人们》、《金脉》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因为在报社工作,诗词创作也成为我的“快拳”,一次奥运会,我创作了30多首诗词接连每天见报,创下了快速、高产的记录。


  至于文艺评论,更是与工作有关。由于长期进行文艺创作,自然对各种文艺形式有着比较深刻的领会。这些年来,我相继发表了文艺评论有200余篇,包括电影评论、电视剧评论、小说评论、诗词评论。闻名遐迩的“吉林电视剧现象”,也“成就”了我的文艺评论,吉林省出品的电视剧,我都撰写过评论发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