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驰名商标网讯)市供销合作总社带领20多家南通企业走进上海,推销地方特色农副产品。(资料图)记者丁晓春摄
中国江苏网讯:阳春三月,树木吐绿,如皋花木又迎来了销售旺季。与往年不同的是,花木盆景贴上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金字招牌”后身价倍增,传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今年年初,“如皋盆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的审定。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件盆景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更填补了我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空白。
步入快车道
商标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市场竞争的利器。驰名、著名商标拥有量的多少,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市注册商标总量增长迅速,平均每年递增19%左右。全市现有行政认定驰名商标9件、省著名商标157件、市知名商标355件,共有注册商标18719件。较高的增幅,显示出企业商标法律意识和使用愿望不断增强,企业品牌创造的内在动力获得有效释放。
南通外向型经济发达,一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在巩固扩大国内市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充分运用商标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在境外注册商标,创立国际品牌。据统计,我市通过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有61件。天汾电动工具产业集群中东成公司的“东成”“DCA”商标在96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马德里或单独进行了国际注册;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中“梦天姿”、“春雨”等20多件商标均已在马德里条约国30多个国家进行了注册申请,为本土商品拓展海外市场清除了障碍。有了商标国际注册保驾护航,南通产品远销南部非洲、东欧、南美、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通企业也逐渐实现了由贴牌生产向使用自主品牌、由低附加值的价格竞争向高附加值的品牌竞争的转变。
家住市区的许大妈,买米喜欢认个牌子:“我家老头从小在如皋长大,怀念老家的味道。”以前,许大妈买米都先问问产地,现在用不着了,直接找“苏・皋长寿”的品牌。后来还发现超市里卖起了这个牌子的特色精品蔬菜,尽管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出不少,许大妈依然情有独钟。
在工商部门的牵头下,近40家大米加工、经营企业和稻谷生产、收购单位成立了如皋市苏皋长寿米业协会,统一使用“苏・皋长寿”集体商标,不仅销量大增,平均售价也上去不少。据统计,全市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3000多件。“鑫缘”桑蚕丝、“中洋”河豚、吕四海产品、如东文蛤、海安大米、海门山羊等特种高效农业产业,通过实施产业品牌化经营战略,芳名远扬、效益显著。
横比差距不小
“我市商标总体上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附加值高的为数不多。”南通工商局局长蔡忠云指出,我市品牌发展的总体水平不仅与南京、无锡、苏州等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有较大差距,而且与我市经济发展变化、消费需求和品牌强市建设要求也有一定距离。
工商部门通过调研发现,我市现有各类企业161321家,大约11家企业拥有1件注册商标、500家企业拥有1件市知名商标、1000家企业拥有1件省著名商标、1.8万家企业拥有1件驰名商标。与南京、无锡、苏州三城市比较,目前,三城市的注册商标分别为36717件、31899件、50442件,是我市的1.96倍、1.7倍、2.7倍。三城市驰名商标分别是15件、28件、38件,是我市的1.7倍、3.1倍、4.2倍。可见,我市注册商标数量和高端品牌拥有量与三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通派商标发展的“短腿”在哪里?南通工商局商标处处长孙伟建一一列举。
近年兴起的特色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和各色休闲农庄,仅有很少企业注册商标,至今还没有单位注册集体商标或服务商标。
旅游景点、专业市场、饭店餐馆等现代服务及老字号企业,不重视服务商标的注册和管理,企业运用服务商标参与市场竞争、创建高端连锁品牌的意识非常淡薄。我市还没有一件以产业集群(园区、带)名称注册的集体商标或服务商标。
很多企业商标、商号、域名不统一,影响品牌效应有效发挥。如大生集团、大东毛巾、精华制药已不能在其主产品上注册“大生”、“大东”、“精华”商标,江海机床、中海机床只能使用图形商标。
由于缺少规划,对如东港口经济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洋口港”商标,已在32个类中被他人抢先注册了39件,尤其是与港口发展密切相关的物流、旅游、海产品、餐饮业等产业,“洋口港”商标均被抢注,造成了宝贵品牌资源的严重流失,影响了港口品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利用、统一保护,制约了港口经济的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