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产业:国内市场广阔

时间:2010-03-22 21:18 慧聪网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10月底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回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止跌企稳的时候,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公布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电池、设备及组件等)的表现。从这份首度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出——


 1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从2001年的3000千瓦,到2008年的200万千瓦,7年时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600多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而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41.3%,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两者对比,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产业之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促进更多资金、更多企业投身其中,带动光伏技术的进步。以光伏产品的原材料多晶硅为例,目前,国内多晶硅投资主体已从单一主体发展成四大类:第一类是以峨嵋半导体厂和洛阳中硅公司为代表的老牌多晶硅企业,第二类是原来的金属硅生产厂家,第三类是下游光伏产品生产企业,而第四类则是意图通过涉足多晶硅行业获得土地、电价或股票收益的投资商。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但是仍存在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低价无序竞争、自主创新能力低、诚实守信观念不强等问题。目前全国有16个省在建或准备动工建设多达33个多晶硅项目,如果这些项目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我国的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4万吨,而2010年全球对多晶硅的需求也不过8万吨左右。

    我国太阳能光伏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国内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不及生产容量的2%,市场狭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发展。

    那么,导致产业规模扩展快、而国内市场拓展慢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三头在外”,缺乏自主权。据介绍,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来自国外,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料“三头在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依靠进口,90%以上的原料要依靠进口,80%的销售靠出口。

    二是环保问题未能解决,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受关键技术和工艺技术的限制,重点行业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

    三是光伏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格局,因此做强中游、做大上游,尤其是硅材料,将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想使国内光伏市场取得大发展,从企业层面看,应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太阳能光伏产品转化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从国家层面看,应进一步配套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处于发展初期的光电产业,鼓励开拓国内市场,使光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政府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策补贴力度以及实施范围已经进一步完善。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财政补助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带动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

    2

    出口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出口也成为消纳庞大产能的主要渠道。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近年快速增长。在我国出口贸易因金融危机受挫的情况下,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却逆势增加。2008年,太阳能产品全年出口达63.64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38%;2009年1~8月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即达87.21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23.37%。

    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国内太阳能产品出口表现出以下几项特征:

    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国内市场份额很小,太阳能光伏产品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出口量快速增长,最近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其中,出口欧洲为2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出口大洋洲为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背景下,光伏产业的增长前景将更为广阔。

    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全球太阳能技术的专利量近些年总体保持稳定,但来自中国的专利量却增势强劲。2000年以来,太阳能专利的大部分权利人来自日本,占45%;美国以21%排名第二;德国、中国紧随其后,分别为10%和8%。截至2008年,我国太阳能发明专利排名前列的专利权人主要是学术机构,这可能是因为政府将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研发资金主要投向了学术机构。

    出口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98%的产成品依赖出口。但是,这几年,由于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政府的扶持,上述国家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光伏发电成本迅速下降。各国很可能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限制国外产品。

    金融危机导致多晶硅价格下跌,再加上企业缺乏关键技术,致使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海外订单锐减。过去,在欧美国家,光伏发电与传统发电方式之间的差价往往由政府补贴。但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削减或取消了对光电的价格补贴,从而导致光电市场急速萎缩。目前,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大量的光伏电池将滞销,风险极大。

    加工贸易为主,尚未建立自主研发体系。从2009年1~6月的出口统计看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58%,一般贸易出口占34%。出口价格下降很快,低价竞销现象明显。目前,光伏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光伏产品技术朝着全产业链优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而我国仍是各产业链单兵作战。因此,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启动国内光电市场意义重大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地表每年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2008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842倍。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有着这样优越的发展条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必然之路。很显然,面对当前太阳能光伏产品供应与需求的巨大矛盾,我们应作的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大力开拓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经济萧条后的复苏,都会出现一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观念,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在本世纪,光伏技术基于其先进性、资源无限性和绿色环保性等特征,无疑是下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奥巴马政府在7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国家战略。我国也迅速制定了上网电价补贴细则,启动“上网电价法”。只有在市场形成的初期打破一般规律,积极对上网电价进行补贴,对国内太阳能企业给予实质性的激励,才能迅速培育市场,形成有自我完善机制的国内太阳能市场。这不论从我国光伏产业的长远战略考虑,还是从顺利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短期策略考虑,都是科学、可行的。因此,法规的出台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启动国内市场意义重大。我国必须实现从光伏制造大国向应用大国的战略转变。但这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并非易事。庆幸的是我国出台的提振新能源产业的一系列政策,都能让光伏产业从中受益。其中,最为直接的是“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作为整个光伏产业终端环节,一旦大规模启动,也将直接影响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企业。

    产业规划、企业管理、研发技术急需强化。首先,应该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制订有关光伏产业的发展目标;其次,应该组建更高级别的政府专门管理机构加强规划和管理;最后,应该在“973”和“863”等科研项目计划中给予光伏产业更多的资金投入,迅速建立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光伏研发体系。此外,还应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指标比重,通过补贴政策支持、鼓励太阳能并网发电,鼓励创新。

    我们知道,要想短时间内在国内市场启动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需求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同样知道,只有现在向正确的方向迈步——哪怕很小的一步,才能逐渐接近最后的胜利。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未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