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快速增长中的中国国际专利申请(2)

时间:2011-03-08 12:09 人民网-知识产权频道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专利 商标 PCT 知识产权


  总体而言,部分国内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PCT专利申请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价值,并开始积极尝试借助这一工具增强国际竞争力。但是,具有这种意识的企业还相当有限,同时大部分企业对PCT制度的认识还不深刻,对其运用还仅仅停留在提交申请这一初级阶段,由于缺少后续获权实体阶段的跟进和投入,PCT专利申请还难以转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此外,国内企业的PCT专利申请策略和全球布局能力也有待提高。可以说,我国企业运用PCT制度的能力尚不成熟。
  三、对PCT专利申请企业的建议,注重策略讲实效
  随着国际间贸易摩擦的增加,各国技术竞争渐趋激烈,专利权对于保护出口产品、提高出口产品技术竞争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例如,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受到美国337调查最频繁的国家,截止到2010年11月已达135起,其中约90%的案件涉及专利侵权而被起诉。由于国外专利权拥有量少,缺少谈判筹码和应对策略,中国企业在国际侵权类诉讼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可见,要缩小与美、日、欧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差距,迫切需要创新主体熟练掌握好PCT等国际专利规则,从根本上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
  创新主体应增强利用专利制度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首先,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积极发展核心技术,并及时将其固化为国内外专利权加以保护;其次,要结合发展规划和外贸方向,通过PCT、巴黎公约等途径,有针对性地获取外国专利权,提高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力;再次,要增强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学会利用专利制度来维护和争取企业自身的权益。
  创新主体应注重专利的管理策略。企业要对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和获权状况进行分析,绘制专利地图,确定自身在行业内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应的专利战略。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来说,可以采取进攻型专利战略,将核心技术作为基本专利进行保护,同时积极构筑外围专利屏障,最大限度地争取企业利益。对于创新追随型企业来说,可以采取防御型专利战略,绕过对方的基本专利,积极开发外围技术形成自己的专利网,与竞争对手的基本专利形成交叉许可,增加知识产权谈判筹码。企业在构筑专利网的过程中,应审慎确定目的国,通过合理的专利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一般来说,重要出口目的国或技术竞争国是要重点考虑申请专利的对象。此外,还应着眼长远,在新兴或潜在市场国家或地区进行前瞻性专利布局,为夺取未来市场创造条件。
  创新主体应注重专利保护的实效性。获取国外专利权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只有在将手中的专利权转变为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时,才能通过专利制度获益。要通过专利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投资生产、专利权许可或转让、应对侵权纠纷等途径,主动将企业专利转变成直接经济利益。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尤其应注重将专利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利用标准的强制实施力扩大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态势,企业应当用好PCT制度这个工具,变危机为契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力和防御力。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也要加强对PCT专利申请的宣传和服务,提高创新主体对外申请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引导创新主体利用PCT制度参与国际竞争。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