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已经投入运营的城轨项目预计收益也不很理想。以广珠城轨为例,这条线路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原本给出的合理票价为50元和70元(直达车)两个标准,但广东省出于同城化的考虑,最终的执行票价仅为36元和44元。这一票价标准预计也会使得铁道部的投资收益达不到早前预期。
“虽然只是招标未满,但我们感觉,实际上就是流标了。”7月28日,一家中小银行资金部总经理向本报回忆一周前铁道部2011年第三期200亿元AAA级短期融资券(11铁道CP03)招标发行的惨淡情形时,如是感叹。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7·23甬温线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尚未发生,市场却似乎未卜先知,打开了铁道债惨淡市场的开局。
7月21日,高信用等级的铁道债史上罕见地遭遇了招标未满的窘境。尽管当日中标利率高达5.18%,高于当周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5.05%的定价估值水平,且200亿“11铁道CP03”有效投标总量看似达187.3亿,不过其中超过180亿为该期短融的联席主承销商农行和国开行购买。剩下的13亿元,最后也不得不由联席主承销商自掏腰包包销掉。
勉强发行之后,“11铁道CP03”也没能躲过近期惨淡的大熊市,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冲击之下,上市多日来成交寥寥,上周和本周多日出现零成交,铁道债这往日颇受市场青睐的交易品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Wind显示,继26日零成交后,28日“11铁道CP03”再次上演了同样一幕,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负责人向本报坦言,市场信心实在不足。
不过,铁道债并非孤例。据本报调查,近期包括国家电网100亿超短融在内的多只短融和中票,发行情况相当惨淡,大都步了铁道债的后尘,要么勉强维持发行,要么承销商最后兜底包销。
本报记者试图从承销商、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公司等众多投资者口中,还原“11铁道CP03”招标前后的故事,力求呈现这只“总负债将近2万亿、资产负债率高达58.24%”的庞然大物,给债券市场带来的恐慌景象。
农行、国开行兜底
“招标前铁道部财务部门就挨个给银行打电话,请求购买债券,结果鲜有回应。”
“招标前铁道部财务部门就挨个给银行打电话,请求购买债券,结果鲜有回应。”28日,某国有大行资金部人士告诉记者。
早在7月中旬,铁道部公告今年第三期短融券发行时,备受地方城投违约隐忧冲击的信用债市场已疲软不堪,可能出现的冷清场面市场已心里有底。
“但大家还是没想到结果会这么差。”上述人士如是说。
铁道部招标结果显示,11铁道CP03应投标的参与机构名单共有38家,但实际投标家数只有6家,不管是银行还是券商,都对这只利率高达5.18%、看似很实惠的高信用债敬而远之。
“今天听说上次铁道部200亿流标的事,才知道要不是农行和国开行作为主承销商,买了绝大部分,几乎没买家。”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
他说,实际投标的187.3亿中,高达180多亿的部分不得已被联席主承销商农行和国开行自己吃掉,剩余四家参与投标的机构拿下的份额仅在3亿元左右。
一家参与投标的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也有买一些,但只是代投,中介而已。”
在他看来,近期整个债市都被城投违约风险拖垮了,尽管7月21日铁道部发债时,震惊国内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还未发生,但市场对铁道部债务风险的担忧却并未丝毫减少。
“铁道、高速公路债务与城投公司的本质是一样的,因违约风险担忧的加强,会导致机构投资者抛售一些比较差的信用类债券或赎回基金。但基金又有杠杆,必须变现一些产品,导致市场上的需求非常弱,抛压也很重。”上述券商人士分析。
不单是铁道部短融,近期一系列中票和短融的一级发行都非常困难。上述券商人士透露,近期包括国家电网100亿超短融、中信集团30亿中票等“都是勉强发出去,需求量不足,大多数时候需要主承销商包销一部分,有时承销商还得贴手续费,这样实际收益率往往要高于票面利率。”
“即便发行勉强完成,二级市场也只勉强维持票面利率,更糟糕的是,一二级市场的利率往往倒挂。”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分析,上周市场情况非常差,基本就没有需求,只有卖盘。
以11铁道CP03为例,其票面发行利率为5.18%,7月27日,其二级市场收盘收益率一度到3.9136%,一二级市场倒挂严重;交易净价也一度在99元徘徊,低于100元发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