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媒体称社保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已成国际惯例(3)

时间:2012-03-29 09:26 经济参考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投资管理注重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

由于社保投资基金管理的高度复杂性,社会公众的高度敏感性,对经济金融稳定的高度敏感性,一些转型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社保基金投资方式、投资组合的科学性,以及制度构建,模式选择,管理能力等。

一些国家社保基金管理的制度创新表现在立足于本国实际,探索适合本国制度文化条件的基金管理模式,如拉美和转型国家继续遵循分散的基金管理原则,构建竞争性的商业化运作的基金管理体系。另一些国家继续探索集中型的基金管理模式,如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和挪威的经验开始受到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分散化管理一边倒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几乎所有O E C D国家,包括私营养老金发展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其私营养老基 金 投 资 均 遭 受 重 大 失 败 , 尤 以 投 资 股 票 者 为著。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养老基金投资的安全性仍将受到充分的强调。

近年来,O E C D、国际社保协会(ISSA )等国际机构都提出了社保基金治理的核心原则及投资指导原则,对于推进社保基金管理的制度构建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各国社保基金管理也相当程度注重机制与技术创新。如资产负债管理(A L M )在社保基金管理中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作为长期性的社保基金运营,必须高度重视基金投资营运及资产负债管理,关注各类养老管理计划在资产负债的总量、结构、期限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及其动态调整。

历史经验表明,通货膨胀风险对债券投资有着重大影响。一种旨在帮助投资者提高避险能力的政府债券应运而生。这种按通胀率进行指数调节的债券,被普遍看作对其他资产定价评估的基准参考。一些经合组织国家虽然发行了此类政府债券,但在数量上还远未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养老基金数据中心和清算中心,为提升社保基金管理绩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义认为,在未来的20年中,社保基金管理领域将催生众多的创新型、组合式投资工具,并对这一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出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而养老金经济学正逐渐融入经济学研究主流领域,成为极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边缘学科,受到日益广泛的密切关注。

国外各具特色的社保基金投资方式

社会保障基金是一种长期性的后备基金,不但需要积累,更需要在支出上具备不断增长的特点。因此,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要任务。 美国、智利、新加坡、瑞典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状况各具特色。

美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坚持不入市

美国养老金体系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O A SD I)计划;第二部分是雇主发起设立的私人养老金,它包括以401(K )为代表的D C计划,还有传统的D B计划;第三部分是家庭个人开设的个人退休账户(IR A )或购买的商业人寿保险,以及用于养老的住房、储蓄或投资等计划。

其中,第二和第三部分在美国人养老保障中超过60%。而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则主要承担最低保障的作用。

美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自创设以来一直坚持不入市,并规定当年收支结余只能投资财政部特别发行的国债。以401(K )为代表的美国私人养老金则可以入市投资,而且重点投资共同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投资占比高达50%左右,但股票投资一般不超过20%。

智利:为各种投资设立最高限额

智利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完全积累制替代传统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的国家。

1981年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引入了D C型的个人账户,其主要特点为:为每个雇员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雇员10%的缴费全部存入个人账户;专 门 成 立 单 一 经 营 目 标 的 养 老 金 管 理 公 司(A FPs),负责账户管理与基金投资运营;雇员自由选择A FP公司,退休时养老金给付由账户积累资产转化为年金或按计划领取;成立养老基金监管局(SA FP),负责对A FPs的监管,并且由政府对最低养老金进行担保。

起初,养老金只允许投资固定收益类工具。从1985年开始,养老基金被允许投资于股票,1990年允许养老基金投资国外证券。目前政策允许的股票投资比重达30%以上,国外证券投资达到40%。另一方面规定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项目及限额,如政府债券最高限额50%;抵押债券最高限额80%;由金融机构担保的存款与证券,最高限额30%-50%;私营及公共公司发行的债券,最高限额50%;公司股票、房地产、生产性资产、外国债券,最高限额10%等。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