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 登录 | 加入收藏 | 信息发布
网站首页 资讯中心 排行榜 申请认定 维权保护 理事会 商标学院 行业信息 品牌视频 品牌论坛

北京出租车陷死局:打车难开车赔 只有公司稳赚(5)

时间:2012-05-08 08:44 中国经济周刊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企业员工制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利益格局不变,仍由司机承担运营风险,公司坐享按月缴纳的份子钱,不参与市场竞争和淘汰,那么无论合同上签的是什么,其实质仍是承包挂靠关系。”王军直指要害。

谈及企业员工制,的哥们都很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出租车企业从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实质性的管理。“每月开两次会,制定处罚规则,时不时传达下精神。”顾师傅认为,出租车司机与企业之间永远都是承包和租赁的关系,“我们用‘份子钱’租用企业的经营权,仅此而已。”

张国庆也认为,企业与司机之间的“员工制和工资集体协商无从谈起。”据他透露,出租车行业经理级别的管理人员在2003年就能拿到30万元的年薪,“无需承担任何风险,甚至不需要什么管理,就可以坐享其成。”

因此,出租车行业表现出了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团结”,大小企业以各种方式联合在一起,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合力。“他们格外的敏感和排外,恐怕利益格局被打破,所以加强集中和垄断是最好的办法。”由晨立说。

当问及解决之道时,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摇了摇头,感叹道,“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如此让人悲观和消极,走不动、打不破,所有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只有僵持。”

在共同呼吁打破数量管制多年之后,各方专家都感受到了无力,在接受采访时,他们经常会说的话是,“有用吗?”在他们看来,数量管制如同一堵守备森严的城墙,只要这堵城墙不突破,出租车行业就被围困在死局里,动弹不得。

(编辑:editer)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2-2012 www.21s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驰名商标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72691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5391-3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品牌地理 | 品牌百科 | 招商加盟 | 中华老字号 | 十大品牌 | 品牌导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