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份开始,中国股市又有点让老百姓看不懂了。诸多建设项目密集上马,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基准利率降低,无不透露出一种宽松政策的信号,不少媒体评价这是股市反弹的利好消息。可是,就在这么多和蔼可亲的关怀下,股市竟然又不争气的连摔好几个跟头,这下大家开始变得困惑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股市背后的实体经济,即大多数企业依旧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在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企业能力方面都没有新的突破,自然也难以在股市中引起大升浪。
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存准降低—冲锋号还是定音锤》里分析。无论外部环境宽松与否,最终能够保证经济发展股市上升的,还是要看企业本身,尽管国有企业在中国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牵涉更多行业、雇佣更多人员的,还是民营企业。目前,我们为了支持企业发展,已经实行了各种优惠、鼓励政策、货币调节,但是减税作为有效法宝,却很害羞的迟迟不肯露面,让人颇为不解。
如何通过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在各发达国家已经有不少实践。比如美国政府针对整个社会,有一套“借债减税”的政策。借债是通过发行国债募集资金,美国政府信用保证它可以用较低的利率来融到资金,这种事情每个国家都在做,但是后半部分的做法就不同了:中国主要是国债融资进行国家投资拉动GDP,而美国可以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大范围减税。“借债减税‘的施政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让利于民:国家通过低利率借到钱,然后给企业、个人减税,相当于代替企业和个人进行了低成本融资。企业可以用这笔资金进行发展,个人可以用多出来的钱进行消费。那么这样的做法是否就减少了国家税收收入呢?长期来看,由于经济发展内需增加,反而整体增加了税基提高税收。唯一需要付出的就是时间,而我们一向是缺乏耐心的。
另一种税收策略是“纵容小弱,宰牛杀象”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对小企业采取税收宽松的政策;等企业长大,成为巨无霸后,政府再坐收渔利,通过税收来赚个盆满钵满。以美国为例,“1981年经济复兴法”把资本收益税的最高点从28%降至20%,后又对创新型小企业减至14%,刺激资本流向中小企业。众所周知的微软,当年就是把比尔·盖茨卖了也不值几个钱,如果在同等税收的条件下可能就发展不好了,而当其真正成为大型企业、世界龙头的时候,可以给社会带来多少财富、给国家做出多大贡献?
借债减税,把国家低价融资转让给民营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促进经济繁荣;纵容小弱,宰牛杀象,在企业管理发展初期给予收税宽容,扶持小老板变成大老板,然后再坐等收获。两种策略本质上都是藏富于民、都需要宽容和耐心。一旦拿出这样的勇气和关怀,相信收获的不将仅仅是经济增长。
本文链接:http://www.ceccen.com/html/2012-06-15/2012-06-15_1339773841.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国企业报道 http://www.ceccen.com